• 35阅读
  • 0回复

风云万状写战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0
第7版(文艺评论)
专栏:

  风云万状写战争
  刘海虹
历史、战争,作为文学创作的题材,历来为作家们,尤其是那些颇具气魄胆识的作家们所钟情。古代作家往往取材于历史,直接描写,几分真实,几分虚构,将历史写成“演义”。近代作家在创作此类题材时,却喜欢将历史、战争当作背景,另外设立一条或数条主线,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或家族的兴衰,来反映广阔深厚的历史内容。即使是在将历史、战争作为重心来描绘的文学作品里,也往往仍有虚构的人物和情节的主线,与历史、战争的内容交替出现。无论如何,作家们表现战争,是为了写历史,开掘出更深更广的社会内容。
老作家周而复汲取古今作家之所长,在他创作的抗战系列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中,本着写史而不“演义”,表现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的现实主义态度,将抗日战争作为作品的主体。周先生对抗日战争进行了数十年的材料搜集、潜心研究,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认定抗日战争本身就有着史诗般的内容及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百年来中国遭受外国侵略总是以失败屈辱告终的历史,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它促使中国革命力量空前壮大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作家感到有责任让人们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以总结历史经验,避免重蹈战争覆辙,同时为振作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做出贡献。他以300多万字、6部书的规模,对这场战争作正面描述、大书特书。
《长城万里图》是一部编年体例、全面地反映抗日战争的作品。从1937年国民党的庐山会议写起,止于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波澜迭起,风云万状,皆汇入笔端,从而构成壮观的历史画卷。《长城万里图》目前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三部:《南京的陷落》、《长江还在奔腾》、《逆流与暗流》。第四部《太平洋的拂晓》正在印装中。
抗日战争历时8年之久,战线长,战场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国际、国内的政治背景极其复杂,各种矛盾尖锐错综。《长城万里图》采取全景的视角,巧妙地从大处着眼,于纷繁的历史事件中,抓住重大历史事件,在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中,着眼敌我友三方高层领导人,从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取两个主要矛盾,即中国方面的战与和的矛盾和日本方面的扩大不扩大侵华的矛盾。重大历史事件构成历史的主要脉络。
一般的小说有着重在写事或重在写人的区别。《长城万里图》让人事并重。在前四部中,战事已由抗战全面开始发展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其间多少沧桑:淞沪之战、南京大屠杀、武汉失守、汪伪政权成立、皖南事变、日军偷袭珍珠港……桩桩件件,生动清晰。这其中多少风云人物: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汪精卫、近卫文麿、冈村宁次、东条英机、斯大林、罗斯福……个个鲜明如绘。人、事交织,互成经纬,织出了壮丽的抗战全景图。
实际战争中,抗战八年就是八年,当年战线拉得多长、战场分布多广,就是多长多广。时间不会流逝得快些或慢些,作战的空间也不会随意扩大或缩小。而在文学作品中,却可以调整时间的快慢和空间的宽窄,空间描写的拓展可以随情节延伸的疾缓(时间的快慢)而有所变化。《长城万里图》只写抗战八年,每一部洋洋洒洒五六十万言,也只有一两年的进展。比起一部书写出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年岁月匆匆的小说来,《长城万里图》的时间发展可谓滞缓。但这恰恰为空间场面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此书空间描写的大跨度、多变幻。作者挥动一支笔,时而华北,时而江南,时而正面战场,时而敌后战场,时而最高决策机构,时而兵营驻地……时而刀光剑影,时而舌战群儒,时而深室密谋,时而穿梭外交……天上地下、前方后方、大江南北、中日美苏,真是纵横恣肆、开阖自如,而战争本身的波澜壮阔也就尽情表现在这广阔无垠的空间中了。
作为写历史、写战争的小说,《长城万里图》有着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艺术手法。一场伟大的战争被描绘得如此真实全面,气势磅礴,也属罕见。《长城万里图》不失为一部反映抗战的优秀的小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