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圣火之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1
第2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圣火之歌
本报记者 陈昭 缪鲁
“当1.7亿人高举从念青唐古拉山峰取来的圣火,我看到了一个古老的民族未来的身影,我听到了一支穿越两个世纪的壮丽的歌……”
                    ——题记
    第一乐章:序曲
如果我们子孙在百年之后回顾这支火炬穿越中国大地的这一幕情景;
如果未来的历史学家评述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秋天里在神州古国发生的这一切;
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作出怎样的评价呢?
这种设想虽然遥远,然而就像我们站在今日的历史峰巅,回首百余年前圆明园那把曾烧红半个北京城的熊熊烈焰,所产生的效果一样,我们只有站在未来,才能捕捉住历史的感觉。
历时一月,遍及神州的亚运圣火已经传入北京,它照亮周口店山顶洞北京猿人的遗址,面对卢沟桥畔如血夕阳;它也在八达岭的烽火台上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它还在大水法断立的石柱前把过去与今日联系在一起。
这支圣火,使11亿中国人都真正成为亚运会的东道主;这支圣火,燃烧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它是我们中国,我们亚洲,献给未来世纪一首深沉而又激扬的歌。
    第二乐章:英雄
对于立志摆脱经济落后局面,实现振兴中华大业的中国人来说,20世纪的最后10年尤为短暂。然而,任重时迫,这也正是英雄脱颖而出大显身手之机。
和90年代第一个秋天同时开始的亚运之光火炬接力,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时代特点。在30天的火炬大传递中,中华民族现代的和古代的,已故的和健在的英雄豪杰们,随着圣火的光临,接踵亮相,神州大地上回荡着气势磅礴的旋律。
黄土高原上,细雨霏霏,上万人簇拥着熊熊燃烧的火炬,聚集在千年古柏环绕的轩辕黄帝庙。端坐高堂的黄帝,含笑下望,似乎在为他的子孙们默默祝福。
50名蒙古族优秀骑手高擎火炬,奔向一代天骄的长眠地,欢呼声响彻鄂尔多斯草原。在成吉思汗陵寝里,四位达尔扈部落长老护卫着成吉思汗的第36代孙,将亚运火炬供放入宫内盛满五谷的宝鼎里。亚运圣火与这位民族英雄,将永远相伴。
火炬传到人杰地灵的三湘四水,在韶山冲的毛泽东故居外举行了隆重仪式。一代伟人虽已逝去,但人们永远缅怀这位共和国缔造者的丰功伟绩。
在圣火夺目的光芒下,出现最多的还是为实现四化大业而拚搏的各地各界知名人物,劳动模范、售粮状元、著名科学家。其中,尤以率先冲向世界的体坛明星为最。跑在武汉市万人接力跑队伍前列的,是第一个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陈静。曾三获世界女子柔道冠军的高凤莲,则被专程召回呼和浩特市,出任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主火炬手,获得同样殊荣的,还有浙江选手、世界女子羽毛球名将李玲蔚,三破世界男子跳高纪录的朱建华,乒乓球世界冠军李惠芬,国家女排前队长孙晋芳……
30个省市自治区,无一例外地作出同样的安排,30天的火炬大传递,实际上是一次规模空前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圣火的光芒会消失,但由此而激励的民心士气,则会浩然长存,催人奋进。千百万人焕发进取精神、爱国热情,这是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圣火升腾的火炬下,人们超越民族、阶层、年龄,甚至信仰,宣泄着同一种感情。世界屋脊上,西藏寺庙都搬出大典时才用的法器,火炬在那里传递了三天,号钹声也整整鸣响了三天。在万里之外的祖国另一方边陲黑龙江省,东北人民则以慓悍奔放的大秧歌与之遥相呼应。
据有关方面统计,有近半数的中国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被圣火引入了英雄行列、爱国主义氛围所形成的崇高精神境界。
当熊熊燃烧的亚运之光火炬再度出现在天安门广场时,她已不再是念青唐古拉峰下的一把火。金龙盘绕的火炬上,升腾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光和热,辉煌四射的光芒中,源源不断地释放着一个古老民族崛起的信息。这种信息将穿越时空,成为我们子孙万年之后审视历史的参照。
    第三乐章:命运
命运在这里又一次叩响人生的大门。
明亮的火通红通红,历史在这里定格。61年前,年仅15岁的辛柏森和他的父亲追随黄麻起义的红军队伍参加了革命,今天当他举起亚运会的火炬,站在高耸入云的“黄麻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时,热泪潸然而下。就在这个闻名全国的将军县——红安县,为革命英勇捐躯的就有十余万人。他的父兄,以及当年和他一起参加红军的村里40位乡亲,如今仅剩下他一人。从黄麻起义用棉花缠在艾杆子上做成的攻打县城的火把,到今天金龙缠绕遍及三山五岳的火炬,在这块无数中华英烈长眠的黄土地上,松涛林语响彻着历史的回声,千山万壑留下我们共和国成长的足迹。
当火炬传到三湘大地时,长沙曙光电子管厂子弟学校老师伍小利和她的学生们站在街道两旁举着气球迎接。火炬队伍跑过来了,无数色彩缤纷的气球飞上蔚蓝色天空。年轻的伍老师一转身,抱住她的学生,满脸泪花地哽咽着:“我想哭。”这支圣火的神奇力量,使人把沧海一粟与雄峙齐鲁的泰山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时刻,谁还能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呢?!
贺兴桐,一位土家族知识分子。七年前下海南想在三亚搞一个中华民族文化城。是火炬接力使他的梦变成了现实,海南全省人民捐款资助在天涯海角建起了一座宏伟的南端点火台,它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城的第一座建筑。贺兴桐深切地感受到,伟力来自人民。
在周口店山顶洞北京猿人的遗址前,房山区纺织厂的青年工人王飞有幸被选为十名火炬传递者之一。站在龙骨山上,迎着猎猎的秋风,他激动、兴奋得难以自持。他21年的生命里程,第一次面临如此庄严而神圣的时刻。他身后,深邃的洞口是一个50万年的历史,他眼前,记录下历史新的时刻。对他和千百万以及上亿名参加火炬接力的人来说,北京亚运会,不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他们也成为参与者。
1917年4月,年轻的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署名,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他提出体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营生”与“卫国”。
贺龙元帅生前曾说:“有朝一日,我们一定要在北京召开亚运会、奥运会,也许那一天,我们这些老家伙都不在了。”
这支圣火,凝聚着几代人的希冀与追求!
1987年,一批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热血青年到达黄河源头,开始了举世震惊的黄河漂流探险。历经种种艰险曲折,他们终于到达黄河的出海口,而他们之中却有七人以身相殉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是幼稚、轻妄的举动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千秋功罪,自有历史评说。但他们毕竟是黄河的儿女,脉管中流动着中华民族的热血。这悲壮的一幕实际上是历史与时代的折射。
中国人在“文革”梦醒之后,推开国门,顿然发觉“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一种失落感、危机感、奋发感压在中华民族身上,“落后就要挨打”成为80年代的警世明言。
也许把黄漂勇士的行为与本世纪初写下著名的《猛回头》的陈天华的蹈海之举联系到一起并不恰如其分,但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都是怀着一种不甘我们民族落人之后的强烈感情,去走向大海,走向长江的。
同是火炬,在旧中国的第一届全运会上,运动员在烛光之中,拍手为号,跑完了接力赛跑。翻开中国近代史的每一页,都令所有的中华儿女感到一种切肤之痛,锥心之耻。
当鄂尔多斯的三万多牧民们骑着马,在大草原的绵绵秋雨中等了三个多小时,才迎来亚运之光的火炬时,他们期待的是什么呢?
当火炬每到一处,都万人空巷,人们扶老携幼,如同盛大节日一般倾城出动,他们迎接的又是什么呢?
无论是辛柏森、伍小利们还是王飞、贺兴桐们,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生活道路,但他们此刻的感觉都是共同的:亚运会火炬接力,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神圣而重要的时刻,命运叩响了我们的国门。
当中国革命的第三代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点燃起这支火炬时,它实际上是在向历史、向未来发出庄严的誓言。
    第四乐章:欢乐颂
“我们只有一个世界,世界只有一个亚洲。”
亚细亚,是一句古闪米特语,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从冰山雪峰的涓涓细滴而汇成的几条浩浩江河,孕育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
亚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是“所有世界性宗教的诞生地”。然而亚洲文明,除了极少数国家外,近百年来大部分地区在欧美大陆飞速发展的工业社会面前,都黯然失色了。
1982年曾以《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一书而闻名于世的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今年2月又和他的合作伙伴阿伯迪妮推出一本力作《2000年大趋势》。他在本书第六章《环太平洋地区崛起》中预言:“东亚,21世纪的巨人。”
奈斯比特称:“500年前,世界贸易中心开始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而今天它又从大西洋移往太平洋。环太平洋地区正像当年年轻而生气勃勃的美国一样赫然崛起,但其规模更加宏大。”由此他断言:“今天的焦点在亚洲。”
当穿越了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火炬点燃起第11届亚运会会场的主火炬时,当亚洲史上规模空前的体坛盛会在中国北京拉开帷幕时,全世界将注视着这块“太阳升起的地方”。
熊熊圣火,将辉映我们亚洲未来的光辉道路;
圣火之歌,将迎来亚洲大陆的新纪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