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中国的魅力——巴基斯坦友人赞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1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的魅力
——巴基斯坦友人赞中国
本报记者 任毓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人到中国访问、留学、旅游和经商。他们在中国逗留的时间虽然长短不一,但许多人对中国一往情深。
    摄影师眼中的中国
巴基斯坦政府新闻局摄影部负责人拉兹先生是国际著名的摄影师,他的足迹遍及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他的作品曾多次在国际摄影展赛中获奖。从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八九年,他已十二次访华。一九五六年宋庆龄副主席访巴,拉兹先生就参加接待。周恩来总理生前四次访巴,拉兹先生每次都全程陪同,并在总理登机回国前把访问影集送到总理手中。一九六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周总理把和拉兹先生合影的照片签名送给拉兹先生。拉兹先生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并深情地说:“周恩来是我见到的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自认识后,每次见面他都能叫得出我的名字,使我深受感动。”
谈到中国十年来改革开放的变化,拉兹先生很兴奋地说:“我是个摄影师,对线条和色彩比较敏感。近年来去北京,只见一群群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好像北京城长高了,长大了。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中国人民更加自信和友爱。过去见了外国人不敢打招呼,现在能和外国人热情交谈了。在城市和乡村,人们的衣着色彩都很鲜艳,式样新颖,同六十年代时的单调暗淡形成鲜明对比,商店里的商品十分丰富。”
    留学生心中的中国
泽巴大夫是巴基斯坦一位白衣天使。她身材修长,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曾在中国留学七年。
一九七七年,她刚从伊斯兰堡模范女校毕业就去了中国。她先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了一年多中文,然后到广西医学院攻读医学。在五个寒暑中,她不仅修完了内科、小儿科等基本学科,还刻苦学习了中医和针灸。
学成归国后,泽巴在阿里医疗中心当大夫。在那里常有许多的中国人就诊。医术精湛,而且还热心地给大家当翻译。当中国人称赞她时,她总是谦虚地说:“这全是中国老师教的。”
去年,泽巴大夫和一位青年律师喜结良缘。她还自己独立开业,针灸的明显疗效为她招来络绎不绝的就诊者。
最近,泽巴大夫和她丈夫一起来记者家里拜访,并说她开诊所是为了积蓄路费,准备明年春天偕丈夫回中国“娘家”旅游探亲。她深情地说:“我要回去看看中国,看看母校,看看老师。”
    经商者口中的中国
目前,中巴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增加。中国的大型发电机组、矿山机械、自行车、电扇、茶叶、丝绸乃至种类繁多的小五金制品越来越受巴基斯坦人的欢迎。巴基斯坦的棉花、皮革、工艺品也大宗向中国出口。这不能不归功于两国的经商者。
入夏以来,贯通中巴的喀喇昆仑公路要隘红其拉甫山口开放后,伊斯兰堡中国大使馆签证处几乎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着领取签证。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前往中国的经商者。一位叫胡马云的中年商人说:“中国货价廉物美,在巴基斯坦很有销路。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在高层次的消费者中也有市场。贵国的凤凰牌自行车,在这里很抢手,常常供不应求,因为它的价格便宜,质量上乘。”
三十多岁的阿卜杜勒是位经理,他说:“中巴公路通车真是太好了,这比古代的丝绸之路要通畅和安全。新疆真是个好地方。从伊斯兰堡乘汽车一星期就能打来回。中国的改革开放实在好。十年前,是我们把东西运到新疆出售,如今我们却经常去那里采购。”
手里拿着好几本护照的阿里告诉记者说:“我自己去中国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现在,我要带领全家去中国,让全家人看一看北京的名胜古迹,特别是万里长城,看一看我们的友好邻邦中国的巨大变化。”(本报伊斯兰堡电)
(附图片)
1972年,巴基斯坦摄影师拉兹先生在北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