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康复和再生的希望——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诞生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2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康复和再生的希望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诞生记
顾健
人类有时候真羡慕某些低等动物。蚯蚓切成两段,过几天,缺头的一段能长出头,缺尾的一段能生出尾,一条蚯蚓变成了两条。蝾螈呢,切去它四肢中任何一肢都能再生出来。千百年来,许多神话故事记载了人类对肌体再生的幻想。砍掉神怪的一只胳膊,又长出一只胳膊;砍掉它的头,它又长出一个头……残疾的人多想也这样再生一次!瘫痪者想再站起来,截肢者想再长出失去的肢体,正常的人也想永葆青春和健康。可外科医生的手术刀无法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再生原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只不过越高等的动物越难再生而已。人的手指割破,一般能很快愈合。科学家们发现,细胞受到伤害后,会释放出某些化学物质,以刺激邻近的细胞发生分裂,实现再生。这种物质,被称做细胞生长因子。其中能使神经细胞分裂的物质,叫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又分成神经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由于发现神经生长因子的意义重大,1986年两名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又分成碱性和酸性两种。最近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于肇英博士带领青年科研工作者王冠、赵建钢、姜志钢等人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出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1974年国外首次从牛垂体中提纯出来的一种肝素结合蛋白。它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多种正常及肿瘤组织中,是一种对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在内的绝大多数来自中胚叶及神经外胚叶的细胞都具有刺激增殖活性的生长因子。它具有促使多种细胞繁殖和再生的强大威力。
bFGF有明显的神经营养作用。由于它能保护相当一部分神经元免于死亡,因此对许多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疾病,尤其是对脑与脊髓的损伤,视神经损伤,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以及脑卒中(即中风),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人认为,肢体的再生依赖于神经。实验证实,神经支配对断肢部位芽基的形成至关重要。若将青蛙断肢,再给予微量的bFGF,就可促使再生肢体的形成。
bFGF存在于吞噬细胞中。当细胞受损伤后,bFGF就被释放出来,对促进创伤愈合起到重要作用。它还能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对骨与软骨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因而,bFGF对骨折,一般软组织损伤,难治愈性软组织损伤如褥疮、烧伤,血管阻塞后以及放疗、化疗后的软组织溃疡均有明显的促修复效应。
bFGF有明显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它还能促进眼角膜、鸡胚绒毛尿囊膜、黄体、视网膜、肾上腺及肾脏血管的新生。它在组织移植手术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毛发的再生必然伴有毛囊微血管的再生,而bFGF是强力促血管新生因子,因而,它将用于毛发的再生。
随着bFGF的功能越来越多地被人发现,它的需求量正在迅猛增加。
然而,由于它在动物器官中含量极微,至今它的生产量极小,价格极其昂贵。用常规的生物化学方法,从600头牛的脑垂体中才能提纯出150微克的bFGF。目前,国际市场上天然牛bFGF的售价是每微克260—340美元,比黄金的价格高1000万倍。
在40年代,青霉素曾贵如黄金,而今已是廉价的常用药。近几年分子生物学的飞跃发展,阐明了编码bFGF的基因序列,为用基因工程技术无限量地生产bFGF开辟出一条新路。
1990年春天,于肇英教授带领基础所的青年人首先从天然牛垂体中提取出bFGF,解决了国内不能生产,需用外汇进口的难题。他们生产的天然牛bFGF的价格仅为国际市场的1/10。
他们又进一步利用已有的牛bFGF的cDNA质粒载体、大肠杆菌菌种,以及重组DNA技术、DNA顺序分析技术和蛋白纯化技术,将编码牛bFGF的基因装入表达载体,再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后再从溶菌液中纯化出具有高度活性的重组牛bFGF,其分裂原活性及促血管新生活性与天然牛bFGF没有差别。
于肇英、王冠等人完成的这种高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站到了当今世界这一领域的前沿,并已能以国际市场1/8的价格小批量供应国内外需求。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附属博爱医院用bFGF作主要成份制成乳剂,试验治疗难治愈性的褥疮5例,已得到意外的良好疗效。另外几家著名大医院也正在探索用bFGF治疗周围神经疾患及视神经疾患。这项科研成果,目前已通过鉴定,并已转让给珠海市东大企业集团公司投入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