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心血浇开富裕花——记共产党员纪振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3
第5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心血浇开富裕花
——记共产党员纪振荣
郑有义 王柳 李宝君 张奎涛
吉林省集安市热闹乡是个偏僻的高寒山乡,也是个出名的“贫困乡”。乡信用社主任纪振荣时刻琢磨着如何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门路。一次,他去浑江开会,发现那里的农民用“半拉子”木种植黑木耳,收益很高。回来后,他向乡党委作了汇报,党委决定在全乡土地最瘠薄、生活最贫困的白马沟搞试点。没有资金,老纪为他们贷款;不懂技术,老纪和乡干部到几百里外的浑江请来了技术员;他劝说三户农民一起上山试种。由于管理精心,不久木耳长得又肥又厚。秋后,三户农民还清了全部贷款还挣了钱。这一成功轰动了白马沟。两年后,白马沟20户农民共发展黑木耳1300多立方米,平均每户卖黑木耳收入逾万元,贫困的白马沟一跃成为全市闻名的富裕“木耳沟”。
种植木耳成功了,老纪又带领乡亲们种人参,并很快显示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纪振荣的心血催开了山村的富裕之花,一个个贫困户告别了贫困。贫困户孙忠成,两间破草房摇摇欲坠,连炕席都没有,油盐酱醋也没钱买。纪振荣为他贷款种参,帮他选参地,买参栽子,请技术员。7月的一天,正是参苗喜长的时候,突然,瓢泼大雨劈头盖脑地浇了下来。老纪担心参地被水冲,顶风冒雨跋涉十几里山路来到孙忠成家,拉起孙忠成爬上七八里路远的道清沟参地,直到雨过天晴、参苗安然无恙,纪振荣才下山。现在孙忠成已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参王”。
几年来,纪振荣“雪中送炭”,为贫困户操心办实事,抓了养鸡、养猪、办企业等40户各种不同类型的示范户,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全乡179户贫困户,现已全部脱贫致富。
富起来的农民以传统的报恩方式感激老纪。1986年秋,贫困户孙忠成来到老纪家,掏出2万元放在炕上说:“我能有今天,全是你的帮助,你先拿着花。”“你这是干什么?”老纪忙起身推辞说:“贷款是国家的,扶贫是党的政策,我干的都是我该干的,你的心意我领了。党员做事要光明正大,不管别人知道不知道,糟践党的名声的事,我不干,不该要的钱,我一分也不要。”
据市农行监察部门核实,这一笔笔“心意钱”,仅千元以上的就达16人次,共计8.4万元之多。送钱的农民,许多人满怀致富之后的喜悦、感激之情而来,满含热泪、崇敬之情而去。发出由衷的赞叹:“还是共产党里好人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