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水是纯净透明的——天津大学王榕树教授在运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4
第5版(经济)
专栏:

  水是纯净透明的
——天津大学王榕树教授在运城
阎晓明 薛礼堂 赵战生
在山西运城市,正流传着天津大学王榕树教授6下河东,帮助运城人民解决“吃水难”的动人事迹。
    (一)
运城市人民经过3年多艰苦创业,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了规模宏大的引黄供水工程,终于在1988年7月28日开机供水,从此掀开了市政建设新的一页。
不料,刚刚供水就遇到棘手问题。群众诙谐地说,我们吃的黄河水有“三个一点”:颜色比汽水浅一点;泡沫比啤酒少一点;味道比马尿好一点。这“三个一点”深深刺痛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原市长刘高迪多次对市供水指挥部的同志说,无论花费多大代价,都要尽快解决水质问题。当地科研力量不够,就到外地去请专家。
为此,副市长忽正苗、建委主任姚克让、公用事业局长刘海水和水厂的同志们心急火燎地做了大量的工作。
1988年中秋节的前一周,市建委青年干部王兆成肩负使命,千里寻师,风尘仆仆地来到天津大学,冒昧地敲开了王榕树教授实验室的门。
“王教授,我是慕名而来请您的。我们运城市引黄供水工程水质问题难以解决。”王兆成顾不得口干舌燥,急忙说了起来。末了,他试探地问道:“王教授您能不能去一下?”
“不但要去,而且要快。咱们后天就动身。”
“就要过中秋节了,是不是等过了节再走?”
“在哪儿过节都一样,解决10万人的吃水问题,比几个人过节更重要。”就这样,从9月18日乘上赴运城的列车起,王教授先后6次分别组织不同学科的专家,包括自来水高级工程师杨锦明先生、给水专家孙毅先生、化工专家贾庭勋先生等人,与水厂的同志一起奋斗了50多个日日夜夜……
    (二)
王榕树是位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可从没有什么专家架子。
第一次到运城,工作了几天后,市里的同志对王教授说,不要把工作安排得太紧了,这儿的关帝庙、莺莺塔、永乐宫等,都是天下闻名的文物圣地。来河东而不去这些地方看看,可是人生一大憾事。
谁知,王教授听了这话后,只是淡淡一笑说:“地表取水受自然条件和环境影响很大,我们还是先抓紧时间调查水质问题吧。不能解决运城人民的吃水问题,才是我一生的一大憾事!”
为了尽快掌握水源资料,王教授他们同忽副市长、刘局长等一起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得出了科学结论:我们面临的,不是直接处理黄河水的问题,而是黄河水经过安邑水库储存引起的问题。作为直接提水库的安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一片洼地,后逐渐形成湖泊。由于人类历年活动的影响,污染很难一时根除,再加上水库周围几十家工业废水以及农业、养殖业的污染,春末秋初,藻类繁殖,使水质更加复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三)
1988年12月下旬,王教授一行四下河东,这次主要是帮助解决供水工艺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经过考察与实验研究,王教授他们认为,改善加氯方式和用活性载体强化矾花沉降是提高水质的重要因素。于是改变了原来的工艺流程,并自行设计了一些设备。这一系列工艺改革,不仅保证了水质达标,而且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使每方水的用药费用由原来的9角降低到3角,按每天供水1.2万立方计算,每年可节支240多万元。
经过供水指挥部全体干部、职工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供水设备和工艺流程上的许多难关被攻破了。但由于大量的水源综合治理工作跟不上,水质虽有提高,仍有几项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这时,有的人甚至提出,搞引黄供水是劳民伤财,是决策上的一大失误。
面对这种士气低落的困难局面,王教授反客为主,以主人翁的姿态给领导吹风,给干部、职工鼓劲。
1988年12月31日,是运城市政府领导和所有参与引黄供水工作的同志难忘的一天。这天,市政府召开有关单位对引黄供水水质分析会议。会上王教授特地作了长篇发言,他以充分的科学论据,论证了引黄供水的水源虽然不大理想,但完全能够改造好。他充满激情地说:“只要这个水源有一点希望,我们就要知难而进,这也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也许因为他是专家、学者,也许因为他是个热心的外地人,他的话竟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稳定局面、鼓舞人心的作用。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供水指挥部迎难而上,完成了几项大的综合治理工程。如今,运城市引黄供水工程已基本完成,河东人民不会忘记:王榕树教授在河东前后工作了50多天,没有索取一分钱的报酬……
从王教授身上,河东人民看到了一个党所培育的知识分子的美好心灵。是呵,水应该是纯净透明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