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往事永志不忘——体育老人访谈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5
第3版(亚运会专版)
专栏:

  往事永志不忘
——体育老人访谈录
本报记者 何伟
世人仰慕的亚运会,在万众欢腾的北京拉开序幕的时候,抚今追昔、激情难抑的,最该是那些从历史中走来、献身中国体育事业的老人。
87岁的清华大学夏翔教授曾三度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那一桩桩屈辱的陈年往事刻骨铭心。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第二届远东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队,是一位外国人,并由他代表中国人在闭幕式上致词。
1923年,夏翔怀抱光耀中华的热望,出征第六届远东运动会。所到之处,备受歧视。坐外国人的船,只能在三等舱。上岸时,唯独要检查中国人的大小便,怀疑有传染病。
“中国称病夫久矣。”北京体育学院的老院长马其伟不禁追思他的父亲、中国现代体育的先驱马约翰先生。1911年,就学美国的马约翰回到清华园,推行现代体育,遭到旧礼教的抵制。中国正统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文人雅士,而不是“行为粗鲁的人”,“只有小偷才需要跑得快跳得高”。
马约翰曾这样描述封建教育洗礼出的人才:典型的体态是溜肩、平胸、驼背、平足。典型的习性是文雅、保守、求安、恐惧。当一个足球飞过来,他的下意识动作是躲开,而不知把球踢给对方。
病态体魄,是由于病态的精神。1923年,香港南华足球队访问澳大利亚,报刊上有一幅漫画,把中国球员画成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的鸦片鬼,并冠以“东亚病夫”之名。
这一公然侮辱,不知刺痛了多少有血气的中国人。
76岁的牟作云,曾在1936年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赴柏林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堂堂一个国家体育代表团竟连像样的服装也没有。政府出资给每人发了一条白棉布裤子。上海的资本家看不过,又资助每人一件蓝西服上装。要说交通更是可怜,参加奥运会运动员搭乘的是意大利邮轮。正值台风季节,印度洋狂风恶浪,运动员呕吐24昼夜。待赶到柏林赛场时,牟作云体重下降了9公斤,头晕脑胀,懵懵懂懂上了赛场,被日本队一举击败。最让人心痛的是比赛结束,中国运动员连回程的路费也没了。
78岁的武术教授张文广,也是当年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一员骁将。那次,中国武术被列为表演项目,张文广等六男三女的精湛武艺,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舆论界认为:中国武术比丹麦体操更为精采(当时丹麦体操风靡欧美)。这种集健身、艺术、防身于一体的东方竞技,令观众耳目一新,使西方人大开眼界。许多国家纷纷邀请中国运动员前去表演。“这是弘扬中国文化、宣传武术的多好时机,但政府拒绝提供路费,我们只好悻悻而归。”隔着半个世纪的烟云,谈起此事,张文广仍愤愤不已。
历经沧桑回首看,这些体育老人终能慰藉九泉之下为中国体育奋争而碰得头破血流的英魂。历史的屈辱和辛酸,终于在熊熊不息的圣火中化为新一代健儿冲天的信心和力量。
“承办亚运会,不只是经济得失、奖牌多寡,更在于为我们中国人争了一口气。”马其伟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