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开发区不能一哄而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8
第5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开发区不能一哄而上
杨泓
随着上海浦东开发区建设拉开帷幕,一些地方出现了争上开发区热。有的千方百计要在本地区设立开发区,有的则采取了类似开发区或比开发区更优惠的政策。加快对外开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这种愿望本是好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哄而上,效果就可能有违初衷。
对外开放11年来,我国先后出现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成立了1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有台商投资区,最近又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这些都是根据各地区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人文状况等多种因素而定的;既考虑到内部因素,又考虑到外部因素(如设区后对外吸引力如何等等);既立足于本地各种优势,又着眼于全国。这些都说明设不设对外开放区,不能光凭良好的主观愿望,主要取决于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取决于国家的承受能力。我们还要看到,特区和其它对外开放区,在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因此不宜到处搬用,不能互相攀比,“村村点火,户户冒烟。”
对外开放的劲头不可无,一哄而起、一拥而上的盲目性不可有。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国家有统一的规定,各地不能自行其是,更不能“削价竞销”。开不开新口子,要听命于国务院,不能擅自宣布;原有的特区和其它对外开放区,也不能擅自扩大。
不要以为,只有设区才是对外开放,事实上我国目前不仅是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内地也办起了不少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贸易发展很快,边境贸易方兴未艾,不设区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可以这样说,现在全国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只是在时间的先后上、密集的程度上、某些政策上有所不同罢了。
不要盲目攀比,并不是不要对外开放的紧迫感,并不是可以放松工作。聪明有效的做法是“借东风”。江、浙、皖毗邻上海,他们都在利用开发浦东的新势态,积极行动起来。浙江提出:“积极配合,主动服务,互利互补,共同发展”;安徽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强化自身,迎接辐射”。提得好!全国一盘棋嘛。著名的大城市、港口、特区等不光是毗邻地区,也是全国各地的窗口和依托,我们要规划好自身的工作,利用这些窗口,接受辐射。很多地方实际上已经这样做了,如在特区设店开厂,横向联合。要知道,地区自成体系,小而全,大而全,就容易形成地区分割、市场封锁,不利于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更好地对外开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