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来自夜郎古地的乡土歌舞——观贵州民族民间艺术团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9-29
第8版(副刊)
专栏:

  来自夜郎古地的乡土歌舞
——观贵州民族民间艺术团演出
郭沫勤
舞台中央,36把利刃架起的刀梯。3位赤手赤脚的苗族兄妹,踏着刀刃拾级而上。在刀梯顶端,作雄鹰展翅状的兄长,吹响了雄壮的牛角号,英武的姐俩亮开嗓门,悠然唱起高亢的山歌……来自巍巍苗岭的民间艺术,艺惊四座,神奇迷人。由60位农民演员组成的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团,以纯朴鲜活的乡土歌舞,在亚运会艺术节的舞台上,展现了夜郎古地的瑰丽艺术和多彩的风情。
芦笙,是苗族等少数民族最喜爱的民间乐器,过去吹奏幽怨的情调,现在流溢幸福的欢欣。男子芦笙舞,旋律酣畅明快,舞姿狂放雄健,一派阳刚之气;女子芦笙舞,轻盈飘逸,脉脉含情,优雅的曲调和着盛装上叮当作响的银饰,别具韵味。技巧芦笙舞《滚山珠》,巧妙地把音乐、舞蹈、杂技融为一体,演员以头为足,在盛满水的碗群方寸之间边吹边滚动,优游自如,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这台歌舞,较多地保留了传统形式,但其传达的情绪、表现的气势,则完全是80年代的——热烈欢快,给人以振奋和力量。瑶族《打猎舞》,撼人心魄,演员各持一根系有古铜钱的竹棍,上下举打,左右碰击,亢奋的呐喊、纵情的敲击、强悍的舞姿浑然一体,展现了瑶族人民集体围猎,不畏艰险的性格。《苗族木鼓舞》,人称“东方迪斯科”,那奇幻飘忽的鼓点,自如扭动的舞姿,刚柔相济的韵律,使观众强烈感受到苗家无畏的精神。
民间歌舞,是各族群众自娱和传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已和生活溶为一体。这台节目,像一卷色彩奇丽的风俗画,情趣盎然,给人以别致的美的享受。《酒礼歌》再现了彝族的婚俗过程,《铜鼓舞》让人领略到水族之乡的风韵,《杆杆情》可以看到土家族欢庆佳节的情景,《香花舞》可以看到布依族青年祝福纳祥……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土味十足、稚拙纯朴的乡土歌舞,不断地改革、创新,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因此,土而不旧、不俗,土中有浓厚的韵味,土中有高雅的情趣,土中有悦目的美感,艺术魅力更加独特、强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