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洪水走廊”变粮仓——连云港市粮食连年稳步增产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01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洪水走廊”变粮仓
 ——连云港市粮食连年稳步增产的调查
新华社记者 杨福田 新华社通讯员 王绪年
黄海滩上一向被称为“洪水走廊”的江苏连云港市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着重在务实上下功夫,粮食生产连续10年以9%以上的速度递增,一跃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新明星。
60年代吃米靠江南的连云港市,现在是江苏省有名的粮食调出市。市农业局局长向记者一口气列举了一串数字:
粮食总产10年翻一番,400万亩耕地每年平均净增粮食1亿公斤,平均亩产达522.5公斤;全市人均占有粮食626公斤,居江苏各市之首;在全国1000多个县水稻平均单产评比中,这个市的赣榆县荣获第一,达665公斤;全国10个产粮亿斤乡有7个在连云港市;……
连云港市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步步高”的主要诀窍是什么呢?
    建立加强专线领导
连云港市规定,在市、县、乡三级主要负责人中都要确定专人抓农业,县、乡两级党政一把手以主要精力抓农业,形成对农业的专线领导体系,做到平时有人管,忙时一起上,发生问题随时有人解决。
农业专线领导体系不仅在组织上落实,而且有制度保证。市委常委实行了农村联系点(一般为乡)制度,县级“五套班子”(即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一把手分片包干,乡村干部建立联系户制度;县、乡领导干部每人负责指挥种好一块田(至少100亩),带好一个片(一个乡或一个村)。据了解,全市这种“指挥田”面积达60万亩,占三麦面积的1/5。“指挥田”起样板作用而又不吃“小灶”,它把农民的种植管理水平带上一个新水平。
    持续改善生产条件
连云港市原是易旱易涝、只能旱作的“穷山恶水”,单产仅100来公斤。70年代,曾大兴水利,初步实现“旱改水”,但许多大中型水利工程不配套、不完善。“大包干”后,市领导适时提出要保持水利规划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把统一规划、集中施工与农民的分散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自1985年以来,每年都要动员和组织90%以上农村劳力投入1500万个工日,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目前,这个市已兴建大中小水库163座,开挖和疏浚大小河渠5.6万条,塘坝830多个,修建各种水利设施5.6万座,形成防洪、排涝、降渍、灌溉、挡潮五大水利体系。全市灌溉面积达3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4%,其中旱涝保收田达230万亩。这里已经能够做到日雨量100毫米涝不着,百日无雨旱不着。在西高东低的全市农村,既可西水东下,也可东水西调,送水上山。
连云港市还引导农民添置农业机械。近几年,这个市农机拥有量成倍增加。而且绝大部分是农民购买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赣榆县,自1980年以来,每年用于农业机械的投入都在600万元以上,平均每亩投入的农机费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机械全部使用,全县82万亩耕地翻耕一遍仅需41小时,脱粒一季作物不超过2天。
    强化社会化服务
这个市经过近5年的努力,建立健全了从市到村的农业服务体系,市有以咨询和服务为宗旨的农业开发公司,县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乡有农业科技推广站,村有农业服务队。在纵向体系的基础上,实行层层相通,块块相联,农技、水利、农机等不同行业和技术、信息、生产等不同内容交叉,从而形成覆盖全市三县农村的农业服务网络。这些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机耕、选种和供种、植保、供水、农资供应、技术推广等全程服务,并尽可能在一村、一乡甚至一县统一起来。如选种,各县确定一批村为良种专业村,实行一村一品,由种子站统一收购,再统一供种。农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六统一”的实施,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纳入了科学种田和现代化农业的轨道。
在总结以往专业化服务经验的基础上,连云港各县又推出了集团承包服务制,由农业部门的科技人员与农民签订单项或生产全过程服务合同并实行奖罚。农民把这种做法叫作“农民包种田,干部包服务”。灌云县农业部门的80名技术干部去年与7个乡农民签订13万多亩水稻全程服务合同。结果,这13万亩水稻增产700万公斤,平均单产增加15.23%,一举突破了单产3年徘徊局面。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