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乡镇企业: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推动力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03
第7版(经济专页)
专栏:

  乡镇企业: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推动力量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组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联合组成课题组,用近一年时间,按照乡镇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写出了共19万多字的研究报告。这是该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摘编。    ——编者
                    
改革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但社会各界对乡镇企业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乡镇企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对于制订有效的政策,促进乡镇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乡镇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结构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从1980年到1988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增长了1.46倍,其中乡镇企业的贡献份额31.3%。在此期间乡镇企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7.7%增加到26%。
——从1980年到1988年,乡镇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1.4%,远高于同期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在此期间全国工业增长额中乡镇企业的占42.7%。
——从1978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向国家交纳税金增加了13.2倍,平均每年递增31.4%,远高于同期国家财政收入8.3%的增长速度。在1978—1988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量中,乡镇企业的占21.63%。其中1985年到1988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增量中,乡镇企业的占50.87%。
——从1984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累计创汇250亿美元。在此期间全国出口额增量中乡镇企业的占24.7%,1989年乡镇企业出口创汇超过100亿美元,接近全国出口创汇的1/4。
——从1978年到198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57元增加到545元,乡镇企业贡献占33.7%。
——1978—1988年间,乡镇企业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6700多万人就业;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以工补农”和村镇建设,发展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
    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一)乡镇企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乡镇企业近几年增长速度确实比较快,存在过热的问题,这与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手段不完备有密切关系。但乡镇企业不是影响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一、乡镇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迅速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劳动力大量吸纳基础之上的,而不仅是靠大量资金投放支撑的。二、乡镇企业历年的信贷规模占国家银行贷款总规模的份额约在8—9%左右,不是构成信用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
乡镇企业(主要是乡镇工业)对通货膨胀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对通货膨胀、经济过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缓解了市场供求间的结构性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抑制作用。乡镇企业生产用的能源、原材料等主要是从市场上议价取得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很多乡镇企业深受其害不得不减产或停产。
因此治理整顿既要坚决压缩乡镇企业过高的发展速度,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二)乡镇企业与城市工业的关系
城市大工业和乡镇企业都是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有补有争,补大于争。
长期以来,我国国营工业是按计划生产的,与市场的需求往往存在着距离。乡镇企业是由市场导向的,弥补了城市大工业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方面的不足,提高了工业体系对市场需求的满足程度。近几年,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国营企业已出现了技术设备更新改造、产业转移、产品扩散的趋势,很多乡镇企业正是在城市工业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与城市工业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产业结构分析,在能源、原材料方面与大工业存在互竞关系的只是部分乡镇企业,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不足15%。
(三)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率
目前我国农业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由于受到过分低下的农村经济效率的制约而在低层次徘徊,难以提高。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便成为提高农村经济效率并进而成为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唯一途径。
从1978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以平均每年672万的速度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988年乡镇企业就业劳动力已达9545.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5.3%。
乡镇企业的发展成功地推进了丰富的劳动力对稀缺的资本的替代。在1980至1987年间,我国乡镇工业每增加1.22个就业岗位和2300元固定资产便可增加1万元产值;而同期各类国营工业企业同样增加1万元产值必须增加1.08万元的固定资产,并只能增加0.25个就业岗位。与国营企业相比,乡镇工业每创造1万元产值,等于用0.97个劳动力替代了8500元固定资产。由此推算,1980—1988年间,全国乡镇工业新增加了4019.97亿元产值,就比国营工业企业多提供3899万个就业岗位,替代了3417亿元固定资产,相当于1985年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
能源的利用效益是衡量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乡村工业结构中有相当大的份额注定是高耗能产业,但因为在乡村工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从而使乡村工业的用能效益并不低。如1987年平均每亿元工业产值能源消费量全国工业企业为4.9万吨(标准燃料),而乡村工业企业为4.4万吨。1988年乡村两级企业产值占全社会总产值份额为16.1%,乡村企业能源消费占全国的比重为15.3%,乡村企业的产值份额明显高于耗能份额。
在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即使乡镇企业的效益低下,也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衡量乡镇企业优劣的首要指标应是就业指标,而不是经济效益指标。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物质技术装备低下,职工素质不高,管理落后,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和效率还不尽如人意,还存在一大批高耗、低效的企业。乡镇企业应该在保持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的同时,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职工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并坚决关停并转一批高耗、低效的企业,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系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1978年到1988年10年间,仅乡村企业用于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兴农的资金即达162.8亿元。另外,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的一部分转化为农业投入,增加了农业资金的供给量。乡镇企业中还有一部分是直接生产农用生产资料的。在我们这个有着11亿人口的低收入大国,农业现代化遇到的两个最朴素的难题是: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中这两个难题注定是无法求解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其较高的就业弹性和对农业增长的要素贡献,向人们展示了解开这两个难题的希望。
事实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增长之间有着较大的关联效应。依据1988年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产值,大致可把全国分为三个类型:乡镇企业发达区、不发达区和中间区。乡镇企业越发达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速度越快,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越高。以粮食为例。1984—1988年,粮食生产徘徊主要是粮食单产的徘徊引起的,1984年粮食亩产241公斤,1988年降为238.5公斤,而粮食亩产量的这种下降、徘徊并非是由乡镇企业发展过快引起的。恰恰相反,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与粮食亩产量的提高明显相关。1988年与1984年相比,乡镇企业发达区的粮食亩产量增加2公斤;乡镇企业不发达地区降低4.35公斤,乡镇企业中间区减少2.8公斤。
当然,有些地方盲目追求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造成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的全面紧张,对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把乡镇企业过高的增长速度降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保证乡镇企业与农业协调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