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的矛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03
第7版(经济专页)
专栏:

  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的矛盾
徐洪龙
在承包期内,企业的各项承包指标相对是比较稳定的。然而,所处的经济环境如有关政策、市场形势存在许多未知的可变因素,如税种税率变化、大的物价因素制约等,带来了承包企业的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的矛盾,导致苦乐不均,引起讨价还价,甚至造成扯皮,成为制约承包优越性发挥的重要原因。
怎样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的矛盾呢?我认为,完善并科学地选择承包形式,克服形式单一不便于综合考核、不利于平等竞争的弊端,是首要环节。第一轮承包时,大都采取了“包目标利润,工资总额与实现利润挂钩浮动”的形式,但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着行业、规模等方面的差别,一种形式不能完全囊括所有企业。同时,“一个方子用药”也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科学地确定承包形式,使之既便于考核,又利于企业间平等竞争非常重要。对于宜于利润考核的企业,实行包目标利润、工资总额与实现利润挂钩浮动;对于那些单纯包利润不能够体现综合效益的企业包利税,促使企业在微利情况下,多生产,多销售,为国家多创税收;对于那些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企业,不考核自身效益,以企业为社会提供的服务量与工资总额挂钩浮动,鼓励企业扩大社会服务。
其次,承包基数的确定,直接关系着国家、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利益分配,因此,完善承包基数制定办法,是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矛盾的关键环节。第一轮承包期间,由于市场变化较大,加之一些政策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承包企业经营成果失真,利益分配苦乐不均,因此,合理确定第二轮承包基数更为至关重要。鉴于第一轮承包期内既有抢购风因素,也有市场疲软,而且疲软现象仍在继续,在确定基数时,首先要以1988和1989两年的实际完成数加上1990年的合同承包数,平均后确定,然后再考虑该企业第一轮承包期内技术改造所形成的生产能力、后3年增收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着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分别给企业确定一定的递增比例。承包期遇到下列3种情况,可以调整基数。①承包期内税种税率发生变化;②国家大的物价调整影响企业增收增支;③国家明文规定的集资。这样,就能较好地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市场环境的矛盾。
再次,奖惩政策直接关系着职工和承包人的切身利益。要完善奖惩政策,合理确定奖惩比例,在职工付出同样劳动的条件下,不以政策和市场不可知的变化而影响奖惩,避免分配不公和畸奖畸罚现象,也是解决静态指标与动态环境的矛盾的重要环节。对职工的奖惩,主要体现在挂钩比例上,为了合理确定每个企业的挂钩比例,昌邑县采取双指标控制法。第一,用企业的先进程度考核企业的整体素质,分别确定挂钩浮动比例。第二,用企业的效益指标考核企业的贡献大小。把企业按创利税多少分为3个档次,分别确定挂钩浮动比例,两项相加后即为企业的挂钩浮动比例,一般控制在1∶0.5—0.8之间。对承包人的奖惩,是按企业效益规模和人均创利两项指标确定,这样既避免了不论企业大小、效益高低一样拉平,又消除了因政策造成的分配不公。   (作者为山东省昌邑县副县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