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读者来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6-20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
要爱惜劳动模范的时间
编辑同志:河北省石家庄市城角村棉花丰产模范梁家瑞完成春耕的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三天。原因是在农忙的时候,市里的中小学学生和机关干部,不断地去访问他,请他做报告。梁家瑞是互助组长,又是村长,他要领导全村全组生产,这就够忙的了。在农忙时候,请他作“报告”,或者去访问他,就必然要耽误他的生产。我并不反对访问劳动模范,但是我反对在农忙时耽误劳动模范的生产时间。
石英
苏南句容县农民倪士文
打破思想顾虑积极参加增产竞赛
编辑同志:我过去是个贫农,从小就跟着父亲,租种地主的田。每年收割时,常常是收割完了,家里也就没有了粮食(因为都缴了租)。解放以后,我们这里实行土地改革,我家分到十五亩三分地。我努力生产,采用我父亲几十年的种田经验。去年我在一块四亩五分大的田里精耕细作,到了秋天,每亩收获一千一百七十五斤水稻。我家全部田地,平均每亩收获七百九十五斤水稻,全家都高兴极了。这消息传开以后,工作队的李同志走来问我。我慌忙骗他说我这块田每亩只收了六百斤。我为什么不说真话呢?因为我父亲和村里个别的人曾对我说:“要注意,多说了要多负担。”当时我自己阶级觉悟低,不了解政策,就信了他们的话。但在征收公粮时,我的丰产地并没有要多缴粮。这时,我想说实话,又怕别人骂我,还是没有说。后来村里选我做模范,我还不愿当模范。今年四月间,村里宗才贵说了实话。他去年有二亩三分四厘田,每亩收了一千二百零六斤水稻。结果,他不但没有增加负担,而且受到表扬。县人民政府还请他去开会。到处都说宗才贵光荣。我这才打破了思想顾虑。这时区委赵同志来村里讲解政策,我就鼓起勇气,把实话告诉了他。在赵同志的帮助下,我们六户人家自愿成立了一个互助组,大家选我当组长。现在我们全组参加了增产竞赛,今年全组的田,计划要作到每亩平均收获六百五十斤;我那块高额产地,每亩要收获一千六百斤。今后我决心搞好下面几件事:一、响应毛主席号召,带头搞好生产。二、领导好互助组,使互助组逐渐巩固提高。三、学习先进生产经验,改进耕作技术,保证实现丰产计划。四、加强政治、文化学习,提高思想觉悟。
苏南句容县六区朱巷乡斗门口村农民倪士文
(赵敏代笔)
衡山县水口乡工作组
应克服保守思想领导农民试用细肥
编辑同志:湖南衡山县水口乡是衡山县农业丰产运动中的重点乡。但在该乡领导生产的工作组,却不积极领导农民试用商品肥料(细肥料、化学肥料)。他们认为提倡商品肥料是“帮助合作社做买卖”,他们甚至跟着群众说:“商品肥料价钱贵,本地不适用。”他们没有认识使用商品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好处。这个乡的丰产计划,每亩原拟施肥一百一十担,但实际每亩只用了八十担杂肥,完全没有使用细肥料。合作社干部曹希龙发现了这种情况,就在电话上和领导该乡丰产运动的主要干部郝新富、胡心平商量供给农民肥料的问题,但他们都不管这件事。后来经过这个乡的干部努力,才在插秧阶段,发动农民使用了少数商品肥料。合作社供应该乡商品肥料六千二百多斤,现在还存有五千多斤。
水口乡工作组的同志这样不重视使用商品肥料,是完全不对的。我们希望工作组同志们在施用追肥时期,积极配合合作社处理上项积存肥料,领导农民试用细肥。
孙树青 彭映南 曹希龙 曾先年 袁勇 董宪邦
荣誉军人吴双喜
决心参加互助组搞好生产
编辑同志:我是一个荣誉军人,今年四十一岁。我在一九三八年参加了八路军,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十五年中,立过几次大小功劳。今年二月里,上级照顾我的年龄和健康,让我回家生产。上级发给我三千斤小米,二百万元人民币。我一方面很不愿意离开我那个温暖的军队大家庭,一方面也高兴回到生产岗位,可以参加增产竞赛运动。回家以后,嘿!村里干部把我家照顾得这样好:生活不愁,老母强壮,孩子也上了学,什么也不用我操心安置。我决心用上级给我的荣誉粮和钱来扩大生产。我把三千斤小米放在信贷合作社,把一百万元人民币放在人民银行。另外一百万元人民币,我准备买牲口和农具,以便参加互助组。我要把打仗的那股劲用到生产上来,争取秋后当个丰产模范。
山西襄垣县五区荣誉军人吴双喜
(连治水、光远代笔)
建议采用“标志竿”办法捕打蝗虫
编辑同志:蝗虫大多产生在沿河、沿湖、沿海的大片荒野地区。人们到这些地区去捕打蝗虫时,常因地区辽阔,不容易掌握蝗情,浪费大量人力。根据我过去参加捕蝗的经验,要克服这个困难,最好采用“标志竿”的办法。所谓“标志竿”是用五六尺长的小竿子,插入土中,上面绑上大小颜色不同的布片,标志各种不同的情况。在上述地区捕打蝗虫时,我们先侦察清楚每一地段蝗虫的情况,插上一根“标志竿”。
我们用大白布表示蝗虫严重的地区,小白布表示较轻的地区,红布表示已捕打过的地区。这样,人们进入捕打地区以后,就能一目了然。
这个办法证明有效,希望发生蝗虫的地区能够采用。
中国科学院 李云震
川南富顺县
农民寻找水源战胜旱灾
编辑同志:今年三月间,川南富顺县天旱,全县群众展开了一个找水源运动。找水源的办法,是发动农民回忆过去在什么地方发现过水源,然后有组织地积极地去寻找。三区金山乡一个老农回忆说:“百年前姓陈的因争水打官司,气不过,把一个水源塞住了。”他们到老农指点的地方去察看,果然找到了水源。安庆乡有个被大石头塞住的水源。老农民相传说:“搬开大石头,吃穿都不愁”,但是过去从来没有找见这一个水源。这回群众组织起来,就找见了。十一区新兴村在一口塘里找见一个茶碗大的水源,解决了全村缺水的困难。据统计,从三月底到五月十日的四十天中,全县共找到水源一千七百三十二股,灌溉田地四万亩以上,战胜了干旱。从此当地农民知道,只要肯想办法,就能战胜自然灾害。现在普遍流传在他们口中的一句话是:“找水源,灌干田,享受万万年”。
川南富顺县抗旱指挥所 辛代明
防止在农忙季节发生浪费
编辑同志:皖南歙县第二区堨田乡农民在插秧期间,发生了大吃大喝的现象。一般农民在互助插秧或雇人插秧时,每天要吃五顿饭,早上每人先吃三个鸡蛋,然后再吃早饭;午饭起码要有四五个菜,并且必须有大块猪肉;下午四点多钟吃一顿面食;晚饭不但要有许多样菜,而且还要喝酒;吸的是很好的香烟。发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插秧时间紧迫,劳力不敷需用。有些缺乏劳动力的互助组组员,害怕劳力强的组员出去帮工,自己没人互助,不能及时插秧;有些农民雇人插秧,害怕吃得不好,别人干活不起劲;也有些农民认为农忙季节吃点好的不算什么。这样,就形成了吃喝浪费的现象。贫苦的农民在雇工帮助插秧时,就发生困难了。秦双喜家插秧的那一天,好容易东奔西走,借到一万元,一下就化光了。他说:“没钱要插秧真困难啦!”
农民在农忙季节吃些好饭,是应该的,但应有个限度,不能浪费。汪崎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