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太湖边上的文化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6-20
第3版()
专栏:

太湖边上的文化村
闵海林 周铁珊
厚和村是苏南宜兴城东区的一个小村子。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这个村子只有一所单级小学,二十六七个学生(他们大多数是地主阶级的子弟)。村上文盲与半文盲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解放后,村里发生了严重的灾荒,人民政府提出“战胜灾荒,就是战胜敌人”的口号,发动群众克服了困难,度过了灾荒。人民政府又进一步发动群众,用革命办法创办了农民业余学校。没有桌凳,大家砌石礅来代替;没有经费买灯油,大家便自动拿出油来。在不断克服困难的情况下,逐步展开了学习文化的热潮。
现在,村子的面貌完全改变了,它已成了一个文化村。你一踏进村里,就会感觉到一种新鲜的空气。农会会址的墙上,到处贴着墙头诗,宣传漫画。在大路口、河埠头,分布着一百三十块流动识字牌和四块流动小黑板,上面写着有关生产运动的字;大树上、菜蔬旁、房子上,都给写上字,标明了物件名称,使人一看就晓得那是什么字。
学习文化已成为全村人民的普遍要求,他们说:“没有文化,就当不好家。”村长周孝来说:“过去,地主迫得我一家六口没吃没穿,冬天钻在稻草里过夜,现在我光荣地当上了村长,不学文化,怎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现在全村已有二百七十六人(青壮年占百分之九十八)参加学习,其中有五十六对夫妻同学。全村一百五十五户中,就有七十一户全家入学。原来不识字的农民,现在都能认识八百多字。沈天根原先一字不识,现在已经能认识二千五百个字了。
学习已成为大家的共同习惯了。他们都说:“上课好比吃饭,一天不上课,一天不得过。”一到晚上,村内四处洋溢着嘹亮的歌声。民校的学员们,唱着歌,成群结队地到业余学校去。他们把从民校学得的文化,应用在日常生活里。“家家黑板报,处处识字牌”,他们在墙上用青煤水胶刷成小黑板,经常在上面练习写字。学员朱凤娥说:“粉上小黑板,真便当,字写错了,不用橡皮擦。”
全县民校举行政治测验时,厚和村民校全校总平均分数列在甲等,妇女班的成绩在九十分以上。过去他们常说:“种田人学文化比驴子学狮吼还要困难。”现在种田人身上也挂起了钢笔,平日掮着锄头下田,放下锄头就学文化,好像小学生一样。村里又利用庙宇开辟了阅览室,用木板做成了三十二块温习字的木牌,并添了几块黑板报。最使大家喜欢的是收音机,每到节日,厚和村农民围在一起听取广播报告。他们说:“我们还能听到毛主席的讲话哩!”阅览室里经常的读物,有“文化学习”、“工农画报”、“华东农民”、“苏南大众”和“苏南日报”等报刊。连环画有四百多册。每当雨天或农闲时节,阅览室里经常挤满了观众。
每年春节,农民剧团都通过演出,向群众进行宣传。全村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员参加了这个剧团,许多从不出门的妇女,经过学习,不但有了文化,也能演剧了。有的说:“到底要念书,不念书什么道理都不懂,连讲几句话也要面红耳赤呢!”通过剧团的宣传教育,使全村人民打破了迷信,现在村里已没有一家烧锡箔的了;婚姻法的宣传也教育了群众,使他们懂得了新婚姻的好处。受到旧婚姻压迫的吴芬娣、孙裕根都得到了解放,五个青年男女也找了心爱的对象。
厚和村农民的文化学习,是和生产任务密切结合着的。一进村子,就看见沿河的墙上,写着一百多首墙头诗,还有十三幅宣传漫画,这些诗和画对于动员大家生产。起了不小的作用。大路上、河埠头,到处插着活动的识字牌和小黑板,上面写的都和生产有关。文化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密切结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一千七百五十一土方工程在三天半内便完成了,创造了全区开河工作效率的最高纪录。
“生产不忘学习,学习为了生产”,这是全村居民的共同口号,他们做到了学习生产两不误。在学习治螟方法以后,全村有三百多人下田捕螟,形成群众性的治螟运动,捕螟达十二万多,占全乡捕螟总数的一半。冬季则开展挖稻根运动,由于大家懂得了挖稻根的好处,一天半就挖完了九百九十三亩田;并组织起来帮助邻村方家圩挖了六十多亩。因此,厚和村得到了常州专区治螟模范村的光荣称号。沈天根生产不忘学习,他经常在草堆边、田埂上用树枝练习写字;周孝和在车水时把小黑板插在田里,下车听读报。五十几岁的祁彩凤,学习文化真像发了狂,屋里墙上全都写满了字。
由于不断地学习,全村人民的文化、政治水平普遍提高了。农民业余学校校长周法华被群众选为副乡长。有的农民被派到常州文教干部学校去学习,学习回来以后有的当了民校辅导员,有的参加了县简易师范学习,有二十人光荣地当上了群众教师,十五人进了农民业余中学学习。这更大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学习热情。每个人都下定决心:“听毛主席的话,当个好学生,跟着共产党走,建设新中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