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改进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 焦作矿务局连创砌井新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6-21
第2版()
专栏:

改进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
焦作矿务局连创砌井新纪录
焦作矿务局李封矿北小井基本建设工程队在砌井工程中,调整了劳动组织,实行了流水作业法,改进了操作方法,创造了砌井日进九点六公尺的新纪录,工程质量完全合乎规格。李封矿北小井原为直径一点五公尺的土窑,供南井配风使用。李封矿正在开辟新工作面,井口提升能力急需加大,南井的提升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领导方面决定把北小井的直径扩大为六公尺,并延深十九公尺。
北小井工程队首先改进了劳动组织,实行了流水作业法。过去该队的劳动组织非常混乱,分工不明确,工种不固定,下井以后,班长、组长才临时布置工作。因此,窝工现象严重,影响工程进度。那时,虽然也有技术工和杂工的区别,但是技术工也干杂工的活,杂工也干技术工的活。等到材料用完了,工人还得停下工自己去找。这样就不能提高效率,不能保证质量。当时砌井进度总是在二公尺左右。四月初,行政领导方面号召工程队队员学习苏联先进的流水作业法和多头砌井法。工人曹平亮响应了这个号召,想出了改进办法。他把六个技术工分为左右两组,专管砌井。每组有人专门供给灰浆,打钟翻罐,填洋灰砟。分工明确,工种固定后,技术工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克服了窝工现象,提高了砌井效率。工程队同时实行了严格的检查制度,保证了工程规格。
工程队也改进了材料供应工作。过去,工程队用五十马力的电绞车供应材料,每五分钟只能下十二块井圈石,每日工作七小时,只能下一千零八块,可砌三点二公尺。但在下井圈石的时候,灰浆和洋灰砟就不能往下送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队利用了一部二十五马力的汽绞车,专门运输灰浆和洋灰。因此,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
在检查工程质量时,工程队充分利用了帮线,以免影响供料。过去砌井时,每砌六公寸,就挂中线测量一次,每次需要二十五分钟,这就影响了下料工作。现在一般都用帮线测量,每砌一公尺才挂中线一次。挂帮线时,下料工作可以不受影响。这样,每天就增加了一百二十五分钟的下料时间。
北小井工程队还采用了图表制,管理生产。过去,各工种不能很好地衔接,浪费时间很多。现在根据工作中的规律,制定图表,按照图表工作,节省了很多时间。在改进工作的基础上,领导方面根据按劳取酬的原则,对工人及时进行奖励。该工作队在五月份连续创造了新纪录:五月十四日日进七点四公尺(原来日进三点一公尺);十五日日进八点四公尺;十六日日进九点六公尺;五月上半月平均日进七点一公尺。北小井的工程现在已经完成。(初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