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吕鸿宾的遗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15
第4版(要闻)
专栏:

  吕鸿宾的遗产
新华社通讯员 孟庆谦 新华社记者 焦然
听说著名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吕鸿宾逝世了,记者乘采访之便拐了个弯来到他的家乡山东莒县。时隔数月,这里的干部、群众依然深深怀念着他,不断地议论着他的人品、党性。莒县县委书记谢恩学说:“真应该写写这个一九四八年就入党的老农民呵!”
吕鸿宾可写的事很多,但有件事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是今年六月下旬,莒县阎庄镇爱国村的人们在清理吕鸿宾的遗产时,惊讶地发现在他寥寥无几的家当中,竟有上万封全国各地的农民来信。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有的甚至痛哭失声。
去年十二月,吕鸿宾在病中看了几百封反映农村党风问题的群众来信后,便提笔给中央写信,指出要从严治党,关键是提高现有党员的素质。今年一月,中组部给他复信了,对他的看法、建议表示赞同,并对他抱病心系党的建设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吕鸿宾看着复信,心潮起伏,两行热泪滚滚而下。孰知,这竟是党组织与这位“赤子”的最后一次书信联系。
吕鸿宾五十年代初就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曾在爱国村率先组建了互助组,带头办起了山东省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又率先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全国人大代表,吕鸿宾真是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国家和集体。在他那狭小的宅院里,还有一份珍贵的东西是国务院授予他的两枚荣誉奖章和一叠证书。
吕鸿宾有辆自行车,是五十年代初跟随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回来时买的,一骑就是近四十年。吕鸿宾开会、办事,一个电话就能要着车,然而除了紧急事,他从不要车。现在,这辆车除了链牙磨得发亮外,其他部件全都乌黑;车身的铁锈退了一层又一层,有好多处不得不借助于铁丝的捆绑了。
父老乡亲们在清理吕鸿宾的遗产时,还发现院内有十多个小板凳。平时,无论是哪个地方的人,只要来找他诉苦说难,他总是热情接待,认真倾听,如实转告政府,尽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吕鸿宾常说:“我做的事,只要让群众说共产党好,我就满意了。”就在这次病倒的头两天晚上,他还支撑着病体接待了沂水县的三名来访者。
吕鸿宾虽然永别了乡亲们,但是他却留下了永恒的遗产: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无私品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