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盲童心中的美丽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17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盲童心中的美丽世界
1976年10月25日,在距周口店仅6公里远的北京房山区石楼乡大次洛村,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子出生了。她成了全村历史上唯一的盲童。爸爸、妈妈为她落泪,乡亲们为她叹息。可谁也料想不到,在这个盲孩子身上竟发生了一连串传奇的故事,连外国人也远涉重洋来这里访问她。这个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农民家庭的盲女孩子名字叫刘宏飞。
年满12周岁的宏飞做梦都想和明眼睛的孩子一样,有一个美好的学生时代,可是父母没有能力送小宏飞去上北京城里的盲童学校。读书的愿望在宏飞的心中泯灭了。谁会想到,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大次洛小学承担了让盲童随明眼睛儿童一起学习、生活,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金钥匙”计划的试点工作,破格接收刘宏飞上学了。
1988年11月5日,是刘宏飞终生难忘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她开始了艰苦的学习生活。
刘宏飞进步很快,仅仅入校一个多月,不仅掌握了55个盲文字母,而且总结出许多规律。据懂盲文的老师说,这些规律是很实用的。
宏飞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刮风下雨,身体患病,都力争不耽误课程。她曾说:“要是耽误了学习,我会比得病还要难受。”
刘宏飞入队了。尽管她看不见红领巾的颜色,也看不到星星火炬的壮丽,但她的心里却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每个星期一早晨,学校门口设立少年先锋岗,刘宏飞每次从先锋岗前经过,都要规规矩矩地行队礼,并提醒其他队员。队员们见她特别关心集体的事,推选她担任中队宣传委员。她不愿当挂名的中队委,快出黑板报了,几次向大队辅导员借《中国儿童报》和《星星火炬报》,拿回家让妈妈、姐姐念给她听,把有益的内容记下来,同能写会画的队员一起出板报。
在学习英雄少年赖宁活动中,刘宏飞受到很大触动。她原以为自己挺有毅力,可是与赖宁一比,差距就显出来了。她向老师借来《英雄少年赖宁》一书,天天晚上请妈妈或姐姐读给她听。她特别喜欢赖宁那句“不成功不回头”的格言,决心过赖宁那样有意义的生活。有一天,她忽然想到,如果能让全国的盲童都读到《英雄少年赖宁》那会给双目失明的孩子多大鼓舞啊!于是,她决定把这本书翻译成盲文!在大家帮助下,刘宏飞克服困难完成了近6万字的盲文翻译工作,作为“六一”儿童节献给全国盲童的礼物。
她的眼前虽然是一片黑暗,可心中却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不忘祖国对她的恩情。   (本版稿件均为中国少先队全国代表大会会务组提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