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焦裕禄的群众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17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焦裕禄的群众观
汪义群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句话,焦裕禄同志是当之无愧的。从他生前的言行来看,“群众”这个概念已从焦裕禄口里走进他的心窝,成为他情感世界中的“父母”。
焦裕禄的群众观是彻底的。这突出表现在:一切着眼于群众的根本利益,遇事从群众的角度去衡量、去选择。这样,他就不仅在领导策略和工作方法上注意联系群众,而且从立场和世界观的高度,解决了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是十分重要的。
就拿工作态度来说吧,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之初,正是当地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之时。面对这种情况,焦裕禄考虑的不是工作难显成效会对自己声誉有什么影响,而是“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由于这种责任感的驱使,他不搞大轰大嗡的花架子,为个人造声势、造影响,而是一头扎进调查“三害”的工作之中。他带头花了好几个月查清了所有大小风口,丈量了所有大小沙丘,摸清了千河万流,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尽管焦裕禄活着没来得及治好沙丘,用时下某些人的眼光看,似乎“政绩”不突出,但他却为继任打破了坚冰,开通了航道。他当年用生命绘制的那张蓝图,今天已成为兰考大地的现实。
事实表明,出发点不同,工作作风大不一样。如今流行一个词,叫做政绩,这本是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干部的一项内容,却成了有的人搞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求得“政绩显赫”,他们沽名钓誉、急功近利,只要是能给个人留影响的工程,都很热衷,甚至不惜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而对那些任期内难以见效的基础工作,则不愿花力气、下功夫。结果为官一场,表面上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可实事没办多少。这是我们今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再拿行事准则来说,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焦裕禄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参照系,那就是群众。他不同意装潢县级领导干部的办公室,不同意将桌子、椅子、茶具更换一新……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他想到“灾区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连想也很危险。”焦裕禄顶风冒雨下乡访贫问苦,考虑到“雨天,群众缺烧的”,经常不喝群众一口水,不吃群众一碗饭,不烤群众一把火。然而,近些年来,有些党员干部则很少具有这样彻底的群众观点,干了不少脱离群众、叫父老乡亲伤心的事情。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像焦裕禄那样,真正在立场、世界观方面,形成自觉的群众意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应该成为共产党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