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老禹州神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17
第8版(副刊)
专栏:

  老禹州神话
张宇
老禹州这地儿历史悠久,貂婵的家乡神垕镇出钧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早已经誉满海内外。又说药王爷是禹州人,禹州盖有药王庙,旧时四省八县都争着把中药运到禹州,这么一过,才灵验治病,再远销他乡。现在不信药王爷了,遗风犹存,禹州大街小巷中药批发仍多如牛毛,生意兴隆。有趣的是,就在药王爷身边,还出过一个人物叫王天兴,治病不用药,连针也不扎,和药王爷对着干,也名扬天下传为佳话。
王天兴原来不学医,幼时练功夫,后来成就为武林高手。年轻时给王举人开的煤矿上当煤师,也就是如今的工程师,还是个学问人。是看到煤矿工人由于劳累多数腰疼腿疼又无钱治病,才下决心习医。他原本就会武功,深通经络,又把一批批无人认领的矿工死尸收起来,一遍遍研究,终于花十几年时间创出了捏骨正筋的医术,专治颈椎腰椎腿伤臂伤的骨节病,不用药不扎针,只用手指给你正骨舒筋,让你活血脉通经络,手到病除。从此开始给矿工治病,名声越来越大,传遍天南海北。王天兴积八十五岁高寿于1983年逝世,在他行医几十年间不知治好过多少病人,从没有要过报酬。看病不要钱,这是他一生信守的原则。他经常教育后人,害这种病的大多数是出力人,出力人都可怜没钱。
王先生死后,自然把医术传给了后人。不过,在他儿子王建邦大夫这一代只重继承没有发展,到第三代人王世斌、王也民、王玉敏、王世伟时,新时代人重科学肯钻研,很快就使这门医术发扬光大起来。
广州病号李先生是老革命,解放战争时子弹从右侧颈部进入,从右腋下穿出,伤愈后几十年右手抬不起来摸不着脸,吃饭穿衣都很困难,后来遇上王世斌,治疗十次后,骨关节自如,活好如初。
南阳有位病人,1980年被汽车撞伤颈部和腰部,在医院动大手术后,从此残废,双拐腋下,一连八年。后来慕名来找王世斌大夫,治疗一个月,已经扔了双拐走上大街了。
病人是最好的广告,新时代又重知识重人才,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郑州信息工程学院医院请王世斌开了骨关节疾病专科,每天门诊住院病人络绎不绝。王世斌大夫一边看病一边从事理论研究,名声越来越大,除完成本院工作以外,还经常受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医院,和医学专家们会诊疑难病人。
解放军某部关部长,肩骨节病,使左手臂长期下垂抬不起来,有时候疼起来没法,就叫孩子用绳子捆起来。后来请王世伟大夫治疗3次,左手臂已经抬起,10次以后,肩关节疼痛消失,痊愈后至今未犯过。
这样,使河南省体委动了心,运动员多,这种病多,就多方奔走,把王世伟、王玉敏姐弟两个“挖”到了体委医院,设了专科。开始不对外,病人有意见,天天来找上门儿,后来只好也开了门诊。
省教委张主任椎间盘脱出,久治不愈,压迫神经,后来已经发展到脚趾麻木没有知觉,一条腿比另一条腿细下来,已经接近偏瘫了。这时候找到了王玉敏大夫,她治一个星期,松开筋骨,再治疗,一周后脚趾已恢复知觉,两个月后,已经痊愈了。
逐渐,这王氏医术的发扬光大,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反响,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也来接走了王世民大夫,在总医院开了专科,极受好评,首都报纸也竞相宣传,一股风又吹到了海外。
不说北京,就说郑州,目前已经有美国、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香港等地的病人一拨一拨前来看病,愁眉苦脸来,高高兴兴去。这里边数美国人聪明,马上就有人来到郑州,给王世伟大夫当徒弟,想学会王氏医术,把这医术带到美国去。
说起来真难以使人理解,这王氏医术,不用药不用针,又不同于点穴,又不同于按摩,就用手指头捏那么几下,就手到病除,可也真神了。
不过,最有意思的还不是医术,而是医德,如今商品经济这么发达,催人见钱眼开,王家的大夫没一个挣大钱的,私下从来不收费。并且,女大夫王玉敏心更软,经常问病人能不能报销?能报销就在医院看,如果不能报销,家里又困难,她就利用下班时间骑自行车去病人家里治疗,或者让病人到她住处治疗。她说反正我又不用公家药品,只用我一双手,多出点力就是了。
从这里又使人想到了她爷爷一生的原则,虽然时代不同了,那种高尚的医德仍然传下来闪闪发光。追根求源,这医术又来自那高尚无私的医德,看起来医术重要,医德更重要啊。什么人间奇迹都是人创造出来的,重要的是人的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