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农业科技大协作的成功尝试 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取得丰硕成果 昔日盐碱荒地 如今粮丰林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19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农业科技大协作的成功尝试
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取得丰硕成果
昔日盐碱荒地 如今粮丰林茂
本报讯 记者蒋建科报道:举世瞩目的我国黄淮海平原“七五”科技攻关陆续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推动着这个地区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昔日的盐碱荒地已呈现出一派粮丰林茂的喜人景象。
“七五”期间,由北京农业大学牵头,农业、水利、林业和中国科学院及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204家教学科研单位的1200多名科技人员,共同承担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农业部下达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全部18个专题的攻关研究任务。
几年来,在国家黄淮海办公室的协调管理下,各个专题分别展开了跨部门、跨学科的联合攻关研究。“区域水盐运动规律和监测预报技术的研究”课题,组织全国6家单位的近100名科技人员参加,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面积经济施肥和培肥技术”实现了由经验施肥向科学定量化转变的过程,每年可为国家节约5—10%的化肥,是18个专题中首先获得国家奖励的专题。综合防护林体系的研究,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起4个多林种、多功能、多效益的示范样板,把我国防护林学科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天然文岩渠流域农业发展战略和综合治理实施研究”,不仅证实了“六五”研究成果的正确性,而且已转化为硬成果,其中有关修复红旗总干渠合理调节和利用水资源的方案,被纳入国家“引黄入淀(白洋淀)济京”调水的总方案。已研制成功的薄壁和双壁PVC塑料输水管达到美国农业部的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建立节水农业展现出可喜的前景。在19个县建立了粮、棉、油等7种主要农作物的17种规范化配套栽培模式,已推广355万亩,增产15—40%。在吴桥县率先试验成功的小麦、玉米全年生产“吨粮”配套技术体系,为黄淮海平原粮食再上新台阶找到了一条新途径,光是山东省,去年就开发了120多万亩。
遍布黄淮海平原的12个综合试验区,集中了各个学科的优秀人才,他们充分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治水培肥改土、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进行组装技术、配套技术和超前技术的攻关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适合国情的技术措施,抗御盐碱旱涝沙等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12个试验区粮食亩产由治理前的30—70公斤,提高到425—900公斤;人均收入增加2倍;林木覆盖率达15%以上,或超额或提前完成攻关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据统计,黄淮海平原“七五”攻关共获68项科技成果,其中16项达国际水平,52项填补国内空白或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两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成果转化率高达76%,各项技术4年累计推广面积1.08亿亩,直接经济效益27亿元。这一成就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好评,引起一些国际金融组织的关注。
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对科技攻关也给予最大支持和关怀,从科技人员生活待遇、试验设施用地等方面给予优惠,还想方设法为攻关筹集到数量多于攻关经费的匹配资金,并组织人力、物力推广攻关成果。
黄淮海平原“七五”科技攻关是我国农业科技大协作的一次成功尝试,它直接推动了黄淮海农业的开发,由这里取得的攻关组织和管理经验,也为全国其它科技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