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首都教育界人士表达共同心愿 将亚运精神溶入学习和工作中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19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都教育界人士表达共同心愿
将亚运精神溶入学习和工作中去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赵卫)要将亚运精神溶入人们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去,使之蔚然成风。这是首都部分教育系统人士今天在中宣部座谈时表达的共同心愿。
在中宣部和国家教委组织的这次座谈会上,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谈到,对孩子们来说,爱国主义从没像亚运会期间体现得那样生动、强烈。他说,我们学校的同学参加了亚运会水球馆开馆的升旗仪式,他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神圣。此后在学校举行的一次降旗仪式时,远处正在踢球的一群孩子突然一个个自动停住了,老师沿着孩子们的严肃目光看到了正在徐徐下降的国旗,感到了国旗在这些孩子心中的份量。
北京师范学院政法系88级学生刘世宏说,他们学院承担了亚运会闭幕式的演出任务,同学们排练时不怕苦,用他们的话说,咱中国主办亚运会,是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一定要演好。
清华大学在亚运期间有上万人次参加了各种亚运服务。这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杨岳谈到,亚运期间同学们为中国健儿夺得金牌而欢呼,他们看着电视屏幕上升起的五星红旗不禁起立高唱国歌。当夺得金牌后的中国男排来到清华,要求签名的人把桌椅都挤倒了一片。参加座谈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的师生们都谈到了亚运会所激发出的责任感。他们认为,这次亚运会的服务是精神文明的超水平发挥。之所以如此,因为同学们认识到,在世界面前我们是中国人,在全国面前我们是首都的公民,是90年代的大学生。
北京市汇文中学的副校长王常祉在座谈中介绍了这个学校参加背景台组字画同学的感受。他们最早去,最晚走,人们看不到他们的面容,而他们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画面,加在一起就是一幅绚丽的图案,就是中国。王常祉说,这是同学们通过参加亚运会活动体会到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宣部部长王忍之出席了今天的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徐惟诚、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在座谈时讲了话。他们指出,这次亚运会的圆满成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是我国4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体现。要巩固亚运会所取得的成果,就要把目前对亚运精神的一些感性认识理性化,认真总结亚运经验,并加以理性的升华,就能使亚运精神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把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搞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