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人间更觉重西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19
第8版(副刊)
专栏:

  人间更觉重西湖
楼达人
在中国人的审美心态中,自然景观往往与人文景观合而为一。例如断桥,人们在欣赏它良辰美景的时候,总是伴着白蛇娘娘和许仙的赏心乐事,因而断桥便具有憧憬自由幸福的内涵,而不再是单纯的小桥流水。中国人这种爱将山水和传统与人物(包括诗词、轶事)连在一起的审美心态,实质上是一种在长期内忧外患中养成的追求幸福生活的特殊情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自然流露。清末才子袁枚《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中对杭州西湖的赞美,就是这一民族审美传统的体现。
但是,正如袁枚所说,西湖因为青山有幸埋忠骨,留下了岳飞、于谦、张苍水等民族英雄的遗骸而开始被世人所重视,那末现在,由于增添了徐锡麟、秋瑾等辛亥志士的英骸,特别是这两年又开辟了章太炎、马一浮等纪念馆而更将受到世人的垂青。
今年是辛亥革命79年。辛亥革命,特别是武昌起义后的江、浙、沪相继光复,借助于光复会的力量最多。光复会源于以绍兴人为主的旅日浙江同乡会,其中坚分子多是绍兴人。鲁迅说过:“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身为越人,未忘斯义。”或许是造化钟神秀吧,绍兴确实人杰地灵,在近代中国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一代儒宗马一浮(1883—1967)亦是绍兴人。本世纪初,为了摸索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他游学美、德、日本诸国,努力介绍西方先进思想。他是第一个引进德文原版《资本论》的爱国学者(见1989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只是因为他淡于名利、不求闻达,从不插足仕途经济,又不肯轻易出版撰述,所以尽管著作等身,也鲜为人知。
马一浮是一些国民党元老敬重的学者,也是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仰事的儒家。陈立夫曾经亲自登门拜马一浮为师。现在党和政府在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传统时候不忘马一浮这位为中国文化事业做了杰出贡献的爱国学人,在他生前居住多年的西湖蒋庄建起了马一浮纪念馆,使与南面的章太炎纪念馆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这不能不说既是为西湖增添了景观,而且也必然使那些渴望民族统一的台湾爱国元老们得到更多的慰藉,更感到西湖的可爱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