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四十年沧桑话昌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0
第4版(要闻)
专栏:

  四十年沧桑话昌都
新华社记者 央珍 马程
昌都从1950年10月19日解放至今已40个春秋。40年间,昌都的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数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并开始走上富裕之路。
昌都是西藏东部最大的城镇,位于扎曲河和昂曲河的交汇处,这两条河在这里合成一条大河——澜沧江。所以,昌都的藏语意思是“双河上”。昌都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这儿群山环抱,山清水秀。解放前的昌都仅是一个小镇,道路肮脏,房屋破旧,一片荒凉。镇上住着2000多农奴,他们住的是用乱石围成的土围子和破毡片、木板搭成的棚子,游民、乞丐蜷缩街头。据载,1944年昌都一带发生大旱灾,仅昌都镇就饿死400多人。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昌都人民的配合下,取得了昌都战役的胜利,打开了进军西藏的东大门,为和平解放西藏创造了条件。今天,记者从川藏北线乘车来到昌都,这座拥有50万人口的城市,水泥路面纵横交错,一座座藏式楼房鳞次栉比,新城区的建设正在昂曲河和扎曲河两岸伸延。据统计,近年来城市新建筑房屋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旧昌都的50多倍。
如今昌都原始的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改变。近10年来,党中央在西藏实行免征免购、土地和牲畜私有私养的特殊政策,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去年,昌都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7900多万公斤,比民主改革前的1959年增长2.2倍。牲畜总数达340万头(只),比1959年增长1倍。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59元。
解放前,昌都的工业完全是一片空白。40年间,昌都各族人民从零起步,用勤劳的双手在昌都建成了电力、建材、森林工业、采矿、制革、印刷、煤炭、食品、汽车修理等62个工业企业。如今,全地区工业总产值已达1000多万元。特别是近年来民族手工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昌都生产的唐卡、腰刀、围裙等10余种产品多次获得西藏自治区民族工业产品优质奖,成为民族地区市场上的畅销货。
在昌都,公路交通、邮电等事业发展迅速。过去,昌都没有公路和汽车,如今全地区11个县都通了公路,94%的区(镇)和60%的乡也都通了公路,通车里程达4658公里。拥有各种汽车3500多辆,其中农牧民个人拥有汽车1270多辆。昌都还建立了16个卫星地面接收站,附近的农牧民可收看到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并开通了昌都至拉萨和成都的卫星长途电话。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昌都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去年,全地区商业网点发展到2400多个,国营商业的销售总额达1亿多万元。城乡储蓄余额达3300多万元。解放前昌都县的城关镇被称为“达吉甫”——乞丐居住的地方。如今,这里成了全县的集市中心,全镇居住着1800多户人家,有600多人在这里从事各种饮食服务业、建筑业、民族手工业和经营个体商点,上市的各类商品达1500多种。
40年前,党在昌都创办了西藏第一所社会主义的新型小学“昌都实验小学”。至今,昌都已有各类学校540所,在校学生达26800多人。1980年以来,昌都先后输送到地区内外各类大中专学校的学生达1960多名。对农牧民的子女入学国家还实行包吃、包住、包穿的扶持政策。
1952年,党中央派来民族卫生大队在昌都建立起西藏第一所人民医院“昌都地区人民医院”。如今,昌都全区已建立了县、区、乡三级医疗卫生网,人民医院、藏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等各级卫生机构共153所。医务人员由解放初期的107名增加到2073名。各种多发病和地方病得到了控制,农牧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昌都40年的建设发展,始终得到国家和内地省市无私的支援。据统计,1959年至1989年,国家先后给昌都的财政拨款达11亿多元,仅1980年至1989年10年间,国家对昌都拨出扶贫救灾款就达2200多万元。从内地调运昌都各种物资达44万多吨,其中粮食就达10多万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