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吃饭”钱变生产钱 全国财政补贴县自给水平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1
第2版(经济)
专栏:

  “吃饭”钱变生产钱
全国财政补贴县自给水平提高
本报北京10月20日讯 记者颜建军从全国财政补贴县增强自给能力经验交流会议获悉:我国财政补贴县自给能力有所提高,自给比例已达到73.4%。在全国1298个补贴县中,已有133个县摘掉补贴县帽子,不再吃国家财政补贴。
会议认为,补贴县自给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各地把“吃饭”的钱,变成发展生产的钱,促进了落后面貌的改变。
近年来,各地把改变补贴县面貌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了地方政府议事日程。黑龙江省成立了包县扶贫领导小组,由省直32个厅局组成32个工作组,常年在县里帮助工作;扶持新上的生产项目,已有58%投产见效,有些已成为补贴县的支柱企业。湖北用省里结余的财力,重点扶持一些县搞开发性生产;截至去年底,34个补贴县(市)已有20个财政基本自给,13个完全自给。
县级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以上,据统计,目前国家一年定额补贴达55亿元,占县级财政收入的31.2%。因此,会议提出,要靠各地区的内在力量,改变补贴县的落后面貌;各地要有重点,量力而行,分期分批地加以落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