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鞍山侨联活动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侨乡纪行

  鞍山侨联活动二三事
本报记者 李晋鸿
辽宁省鞍山市侨联有个最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女人当政”。主席陈方红,刚入不惑之年,曾任市二商局团委书记。主任科员王曲娜,30出头,能歌善舞。这么两个女性唱主角,侨联的活动自有其独特的丰采。
去年,为庆祝建国40周年,鞍山市侨联和鞍山市电视台准备联合举办“鞍山市归侨、侨眷联欢会”。归侨、侨眷们闻讯后纷纷响应,在侨联的统一组织下,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演员”们每天下班后准时到达排演地点,态度非常认真。有的主动提供演出服装,有的人从亲朋好友那儿借来舞台设备、乐器等,由于多方支持,群策群力,整台节目的筹备只花了200多元。节目主持人就是王曲娜,演员全部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归侨、侨眷。联欢会上,侨胞们兴致勃勃地登台表演自己拿手的节目,尽情抒发他们的爱国深情。印尼归侨林仪媛等表演的小合唱《宰鹅》,欢快、热烈,使会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朝鲜归侨不甘落后,翩翩起舞。在两个小时中,他们共表演了29个精彩的文艺节目,同时还安排了侨联工作和侨务政策的猜谜、抢答,使台上、台下互相呼应,情绪高涨。许多侨胞含着热泪看完了演出,会后迟迟不肯离去。联欢会实况录像于10月2日晚上黄金时间在鞍山电视台播出,大大增强了侨胞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使群众对侨联组织和侨胞的爱国爱乡之情有了进一步了解。
鞍山市共有归侨、侨眷6000多人,这些年来,随着海内外交往的增多,每人手头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舶来品。侨联名誉主席林仪媛忽发奇想,建议搞一次海外小商品展览会,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为活跃鞍山经济做贡献。她的想法立刻得到大家的支持。侨联的同志们广泛发动全市的归侨、侨眷及出国人员无偿提供自己的小商品,共收集到513件小商品,分为文具用品、厨房用具、家用电器等7大类。这些商品的突出特点是设计新颖、小巧精美、功能多适用广。展出期间,数以千计的参观者每天挤满了展览大厅。展览一结束,许多中小企业便纷纷找上门来,商借展品,立意开发。
一位名叫刘凤琴的侨眷因种种原因,长期做护士工作,却享受工人待遇。陈方红和王曲娜为此事到处奔波,先后3次去她所在单位了解情况、解释政策,几经反复,终于解决了刘凤琴的问题。
自1988年9月鞍山市侨联成立以来,陈方红、王曲娜走访、看望年老体弱的归侨、侨眷已有30余人次,接待来信来访163件(人次)。每一次接待都做到热情认真、记录在案、处理及时、有始有终。她们用自己扎实、细致的工作为归侨排忧解难,成为归侨、侨眷真正的贴心人、知心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