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北京亚运电子服务系统 水平规模均超过前十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1
第4版(要闻)
专栏:

  北京亚运电子服务系统
水平规模均超过前十届
本报北京十月二十日讯 记者吴坤胜、郑红深报道:第十一届亚运会首次采用我国自行设计和开发的电子服务系统,准确迅速地完成亚运会各种信息的传递,总体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的水平,而且在技术上有了的新的创新与突破。
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亚运会电子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会上,亚运会电子工程总指挥部总指挥、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介绍说,亚运会电子工程包括通信、计算机和广播电视系统,它与计时记分、仲裁录像以及电子指挥中心等构成亚运会电子服务系统。
亚运会通信系统规模大、水平高、功能强,包括在亚运村新建一座容量为八千门的四九一程控电话交换局,以及众多的电信管道、光缆中继线路、用户电缆和终端设备,还拥有了从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到图文传真、磁卡电话等先进的通讯手段,与北京已有的通信网构成一现代化电信网,向亚运计算机系统提供三百零四对数据线据,确保了电视广播的传递,向国内外新闻机构提供了各种通信服务。
亚运会广播电视系统新建了国际新闻广播交流中心和四百零五米高的中央电视发射塔,十九个场馆具备了电视实况转播条件,在主新闻中心和组委会设置可收看十二个场点信号的闭路电视墙。亚运会的电视转播规模是空前的,广播电视设备投入达六千余台(套),三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七十二个广播电视机构在国际新闻广播电视交流中心进行转播工作,国际信号传送使用了十四个卫星讯道,同时转播的项目最多达到十三个。大大超过了上届亚运会的规模。
陆宇澄认为,亚运会电子工程取得巨大成功,表明我国有能力承担奥运会电子工程的建设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