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西北王”的改名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1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西北王”的改名癖
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胡宗南,以“志大才疏”闻名于一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是西北地区最有权势的人物,时人称之为“西北王”。
这位“西北王”有一怪癖,像古时帝王一样好改地名。
1947年初,胡宗南在完成对陕北解放区的进攻部署后,自我感觉良好,改名癖又起。当时河南洛阳发掘出一通古碑,刻有“一轮古月照中华”字样。消息传来,西安的一些阿谀奉承之辈即牵强附会,说古月者胡也,必应在天将降大任于“西北王”身上。本来胡宗南不是西北土生土长的地方军阀,而洛阳又不属西北,与他毫不沾边。但经那些人一吹,也就昏昏然了。于是立即将改地名联系起来,把西安附近的终南山改为“宗南山”,又把西安王曲的青龙岭改为“兴隆岭”。
1947年3月19日,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国民党军队占领了延安。胡宗南欣喜若狂,更加飘飘然,“一轮古月照中华”果然应在我胡宗南身上。因而改延安为宗南县的念头冒了出来。他想:“我为党国立下不朽之功,设立宗南县必将载入史册,千秋传诵!”他不禁热血激荡,恨不得马上就把名字改过来,以至于部下向他报告也未听见。
岂知,改县名必须经过行政院内政部,还需要办理许多手续。“西北王”能指挥其地盘内的军队和省政府、参议会,却指挥不了内政部。这件事迟迟未能办妥。到了1948年4月初,改延安为“宗南县”的一切手续皆已办妥,只待正式行文颁布时,胡宗南却夹着尾巴逃出了延安,受到历史的辛辣嘲讽。
   (1990年第10期《历史大观园》晓钟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