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让已有改革措施更好发挥实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2
第2版(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让已有改革措施更好发挥实效
石玉
有人形容,一项改革政策好比一块宝石,精雕细刻能出上品、绝品,粗工劣刀就身价大跌。这话不无道理。它提醒人们,应当把手中的改革政策视如珍宝,用不释手。
这几年,不少工厂进店经销产品,冲破了封闭的商业旧体制,对繁荣市场,推动生产,促进商业,起了重要作用。但允许厂家进店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实行择优去劣的“淘汰赛”,推动经销专柜竞争,让厂家和商店都活起来,就使这项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这一步,无须国家给新政策,也不要商业投资,只需找到原有改革措施执行中的不完善之处,把手里的改革权用足,结果事半功倍。这样的好事何乐不为呢?
上海华联商厦的作法,显示了他们勇于改革的精神和善于把改革推向深化的本领。现在,有些企业不否认改革需要深化,却又常常埋怨政策对自己优惠少,想改革觉得手里没有权。其实,他们手里早有的一些改革权力并未完全用好,只是往往对此看不上眼,又寄希望于国家再给“吃偏饭”。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即使有良好的改革时机,也看不见、抓不住。
当然,深化改革需要国家拿出新的政策,赋予新的权力,但政策出台要考虑各个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改革不可能总“铺新摊子”,“上大规模”,“创高速度”。改革开放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大批改革政策,涉及财政、税务、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各系统、各单位还有不少本行本业具体的改革措施。许多企业或单位视已有的权力为宝石,不断“精工细作”,使一项或几项改革政策的内涵逐渐扩大,改革步步深化,从中受益不浅。可是也有人缺少这种眼光,到手的改革权力只是浅尝辄止,或运用得不好,做成了“夹生饭”。其实这都是继续深化改革的潜力所在。为深化改革,当然要靠国家适时出台关系全局的新措施,但各单位完善已有的改革政策措施,把已经掌握在手中的改革权力用足、用好,让它发挥出最大能量,也是深化改革不可小视的一个方面,而且更有实际意义。
有志于改革的企业和单位,应当珍惜手中之“宝”,查一查,你们做到“精雕细刻”了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