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不容忽视萘对人体的危害——李义沣建议用“樟脑块”替代“樟脑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不容忽视萘对人体的危害
——李义沣建议用“樟脑块”替代“樟脑丸”
本报记者 谢联辉
张家宝宝把“樟脑丸”当糖豆吃,不是从嘴里抠出快,咽到肚里咋办?
李家娃趴在地下拿“樟脑丸”圈蚂蚁,玩完后不洗手就吃东西!
林业部林产工业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李义沣,深为“樟脑丸”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后出现的这些情况感到忧虑。人们都知道“樟脑丸”有毒,家家户户都要买这东西放到衣物里防虫、防蛀,特别是南方“霉雨”季节开箱晾晒衣物时,一不注意就出现宝宝吃“樟脑丸”、娃娃玩“樟脑丸”的悬事。
前些日子,这位高级工程师找记者座谈。他给每人一块放到嘴里又甜又爽口的润喉糖后说,这是用樟脑为原料生产的,樟脑对人体无毒、无害。但是,现在市场销售的球状“樟脑丸”(又称卫生球),不是樟脑而是萘。
樟脑是一种萜烯类化合物,分为天然樟脑和合成樟脑两种。从樟树的枝桠、木片、根、叶以及樟油中提炼出来的是天然樟脑,用松脂提炼的松节油为原料制成的是合成樟脑。林学家梁希教授的遗著记载,中国古代已有樟脑,六世纪出口阿拉伯,一作饮料中的清凉剂,二作药用。现在我们不仅利用樟脑生产人丹、十滴水、清凉油、云香精、正骨水、复方樟脑酊、风湿止痛膏等清凉、消炎、止痛、强心的成药,而且广泛用于化工、军工等方面。
而萘是从煤焦油中分离提炼出来的,是制造某些染料中间体、苯酐和有机化工的原料。由精萘压制的“樟脑丸”是萘酚的衍生物,具有毒性。李义沣拿出许多有关资料:
——据有关科学试验,10只小鼠吸入饱和萘气,24小时内死亡6只;
——有关专家证实,萘对人体有刺激作用,会干扰红血球内氧化还原过程,影响红血球细胞膜的完整性。吸入量较多时,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高浓度的萘气体可致溶血性贫血、肾和肝脏损害以及视神经炎;
——有关医生介绍,口服萘的致死量成人为4—18克,较大儿童为2克,市场上销售的“樟脑丸”每粒含萘约3克。每个人对萘毒适应性不同,反应会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小孩误服一粒即可死亡。
李义沣说,萘和樟脑都具有防虫、防蛀、防霉作用。现在市场上销售的一般有丸状和块状两种。丸状的具有强烈的煤焦油气体臭味,是由精萘压制而成;而块状的则带有樟松的芳香,是由樟脑粉压制而成。后者不仅用来保存丝绸、毛衣、毛料、服装和皮大衣、地毯等,效果很好,而且不伤害化纤衣物。它还有压汗味、异味的作用。如果在衣袋里放上一块或小包樟脑,有清凉提神、预防感冒的效果。
李义沣介绍,目前许多国家都规定不准将萘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图书馆、档案馆保护图书、档案,家庭保存衣服,甚至卫生间除异味,都改用樟脑。
樟脑是我国出口的传统产品,销售量占世界第一位。奇怪的是我国具有丰富的樟脑资源却每年要用几千万美元进口萘来生产萘丸。更不可理解的是,有毒的萘丸还借用无毒的樟脑之名,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位责任心很强的高级工程师最近就此事询问卫生部、爱国卫生委员会、外贸部、轻工业部、化工部,得到的回答是:进口萘和生产萘丸不属他们管理。于是李义沣借报纸向社会建议:市场销售的“卫生球”应该注明是萘丸,不得借用无毒的樟脑之名;希望生产萘丸的工厂改产樟脑块;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制定法规,禁止生产萘丸。
我国樟脑资源充足,目前生产樟脑粉的厂家生产饱和率仅60%左右,完全有能力以生产的樟脑替代进口的精萘。生产萘丸的工厂只要事先向生产樟脑粉的工厂订货,把压制模具稍加改造,就可以转产。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环境有污染作用的苯、酚等化合物逐步深入人们生活。现在许多专家已经在为越来越严重的居室环境污染担忧,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的人们也感觉到室内环境污染对自身健康的影响。有位刚买“卫生球”(萘丸)的老太太听了李义沣的宣传,立即把萘丸丢掉要去买樟脑块。一块小樟脑比萘丸贵几分钱,一年多花不了多少钱。在人们有能力承受这种产品更替的情况下,谁还愿意再干那种“悬事”。李义沣希望有关部门重视人们这种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