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正确对待“第一信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正确对待“第一信号”
项金红
第11届亚运会成功地降下了帷幕,其意义正越来越深刻地体现出来,被全国人民所普遍认识。想当初,就要不要在北京开亚运会的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说什么的都有。如果当初按某些同志的意见办,让11届亚运会与我国擦肩而过,那实在是一代人的遗憾。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处理来自群众的“第一信号”问题。
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确实是我们党加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项重大措施。问题是,我们最初捕捉到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第一信号”,常常是多种声音的复合音。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各种声音会越来越多。如果等到完全一致再去干事情,恐怕什么都办不成。
对“第一信号”,首先是要认真、及时、全面地搜集。尤其对不同意见、反对的话更要注意听。然后,再进行分析,在充分进行可行性论证后,确定方案,不妨再来个几上几下,尽可能多地争取群众的支持、理解,从而取得共识,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趋于合理、完善。如三峡开发工程我们是这样做的。如果在“第一信号”面前,一个领导者总是举棋不定,或者该办的事情不敢办,无疑会贻误工作。
一项重大决策出台时,群众的议论是难免的,有不同看法也是正常的。善于把重大的决策交给人民群众,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使“第一信号”的主旋律鲜明、突出。亚运会的成功,最大的成功在会前。从北京市开始,“迎亚运500天宣传”、“迎亚运400天宣传”……一直到江泽民同志在天安门广场点燃“亚运圣火”并燃遍大江南北,全国人民都增添亚运意识,形成11亿人的最强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11亿人民都动员起来,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