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为边疆稳定繁荣尽心竭力——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王新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3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边疆稳定繁荣尽心竭力
——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王新民
今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布赫看了边防某团军医王新民的事迹材料后,写下这样一段赞语:“王新民扎根边疆二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职,辛勤工作,积极为加强民族团结,军民团结,稳定和繁荣边疆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和内蒙古军区联合通报表彰了王新民的先进事迹。
业绩与艰苦同在。20年来,王新民对边防、草原倾注了所有的爱,他为连队建设和牧民的幸福,竭精尽力,无私奉献,赢得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赞誉。1988年4月,国务院授予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一)
光阴荏苒。20年前,王新民毅然放弃公社医院医生的职业,从家乡内蒙古伊克昭盟来到北疆戍边。他在边防感受到的不仅是“高原风急雪片阔,沙打石冻马蹄脱”的恶劣气候,更使他吃惊的是边防部队和草原牧民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王新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当上军医后,决心为边防战士和牧民防病治病干一番事业。
经过几度春秋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王新民与蒙古、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牧民交上了知心朋友,而且学会了骑马、乘骆驼和蒙古语会话,熟练地掌握了按摩、针灸,并能用中西医和蒙医治病。茫茫草原留下了他为牧民行医诊病的足迹。
一个隆冬的雪夜,正在酣睡的王新民被指导员叫醒。原来,牧民巴依拉前来请王新民去挽救骑马摔伤的父亲满钦。王新民顶着“白毛风”,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跋涉在雪地里,想到急待抢救的病人,他心里像揣了一团火。
他们步行30多公里,终于赶到满钦的蒙古包。老人的额部被摔开一道长达8厘米的伤口,血流不止,浸湿了袍襟和地毯。由于失血过多,老人已经昏迷不醒。经过王新民一个多小时的抢救,老人终于脱离危险。可是这一夜,王新民始终没睡,每隔半小时给老人摸一次脉,量一次血压。以后,王新民又先后6次给满钦复查伤情。老人痊愈后,逢人便说:“是共产党给我们赫丽玛拉泌(边疆牧人)派来了该特的宝日很额木其(汉族佛医),不然我这把老骨头早烂了。”王新民就是这样风里来、雪里去,足迹踏遍近2000平方公里的一座座蒙古包,行程10万余公里,为白音毛都草原广大牧民群众治病除疾,使数以千计的人恢复健康。
(二)
王新民在深入牧区治病中了解到,由于科学文化落后,一些传统的陋习依然禁锢着许多牧民的思想,影响着他们向文明健康的新生活发展的进程。为此,这些年来,他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走到哪里就把卫生健康的知识宣传到哪里,引导牧民走科学健康的生活道路。他还精心培养了一批蒙古族年轻“土医生”,加强了牧区防病和推动移风易俗的力量。
前些年,老牧民哈日沃布根因妻子和两个儿女常年患病,家里借了上万元的债。王新民几次登门为他老伴、儿子和女儿治病,终于使他们恢复了健康。此后,王新民又帮助他家打听到山羊绒收购价大幅度提高、比绵羊毛价格高出十几倍的信息,建议他们家及时增大养山羊的比例。皮毛收购季节到来之前,王新民又帮助他了解行情,联系销路。只两年工夫,哈日沃布根家牲畜的年产值翻了两番,还清了多年拖欠的借债,给儿子、姑娘筹办了婚事,并购置了四轮拖拉机和风力发电机。
8年前,牧民巴特尔还是一个很不成器的“游浪者”。王新民一次次找他谈心,从多方面关心他。他和哨所的同志一道,帮巴特尔家打水井。这一桩桩暖心事儿,终于促使巴特尔改掉了不良习气,如今,巴特尔通过辛勤劳动,已一跃成了富裕户。这些年,王新民不知疲倦地为牧区人民奔忙,办了大量好事,赢得了牧民群众的赞扬。他曾先后三次被锡林郭勒地方政府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每当听到别人赞扬自己时,他总是说:“为了牧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我出点力应该。”
(三)
这些年来,王新民既干好本职工作,又主动管“分外事”,被战士誉为“编外连长”。
连队驻守在“无水区”,水要到几十公里外的牧民水井里打,既不方便,又给牧民增添了负担,搞不好,还要影响军民关系。
为解决水的难题,王新民向连队建议,到离哨所10多公里远的一个水泡子旁挖一眼井。他说:“我经过多年的观察,雨后那儿积水比较多,很可能会挖出水来。”第二天,王新民就和指导员徐保平一道,领着十几名战士,带着干粮和镐头、铁锨,乘车来到水泡子旁,摆开了打井找水的阵势。当时正是“凉秋九月,塞外草衰”的季节,大家在野草滩上不停地抡镐挥锨,十几个人整整挖了6天,终于挖成了一口日出水20多吨的水井。此后,部队再也不为水的事发愁了,而且每逢降雨量少的干旱季节,还能邀请牧民群众来打水饮用。
 (涂国之 范以 包国俊 包金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