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困难多更要态度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3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困难多更要态度好
文牛
最近到一个地方出差,返京的时候,坐汽车赶往飞机场。行至中途,路被堵住了。下车一看,原来是很多农民在等待卖粮,满载粮食的拖拉机停在粮站的门口,挡了汽车的路,憋了几十辆。
我们下车请他们把拖拉机动一动,他们却在一片拖拉机和汽车的马达声中向我们大声地嚷嚷。他们说:粮食歉收的时候,或是余粮较少的时候,粮站收购的态度特别好。站长和粮站的职工站在门口笑脸相迎,还备有茶水让我们喝。现在,我们辛辛苦苦把丰收拿到手了,可是卖粮食却发了愁了。来了几次粮站说不收,笑脸没有了,茶水没有了,这都不要紧,最怕的是压级压价,态度还特别横:“你卖不卖?不卖就拉回去!”……
他们把肚子里的气“放”完了,也把道路给腾开了。
车子顺利地通过了,但我的脑子里并不平静。确实,目前在粮食收购工作中存在不少困难,比如资金比较紧张,库房不够用等等。粮食购销中的困难,应该说主要不是基层粮站工作的问题造成的,有其宏观的、深层的原因。这是需要逐步加以研究解决的。把责任都推给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当然是不公允的。而且还应该说,基层工作的同志,付出了大量的劳动。问题在于我们有些基层粮食部门的同志的工作态度。简言之,就是不能收购任务紧张的时候一副面孔,粮食多了,是另一副面孔,特别是不能一丰收就忘记了农民,让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农民在卖粮的时节伤了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收购中遇到的矛盾越多,困难越大,工作的态度越是要好。要认真地把工作中的困难告诉农民,耐心地向农民作解释工作;要热情相待,不要给人感到面孔的冷暖变化太快。这样,农民至少在心情上会得到安慰,不会把本来可以解决得好的矛盾激化。
同时,我认为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在粮食收购的季节,不能还是停留在一般地开会、发号召上,应该深入实际,去具体检查实际工作的情况,并帮助解决具体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