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光辉的旗帜 不朽的篇章——写在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27周年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04
第1版(要闻)
专栏:

  光辉的旗帜 不朽的篇章
——写在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27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 黄明松
在90年代第一个元旦的清晨,雷锋第一故乡——湖南省长沙市12路公共汽车站上,一队举止文雅的青年人,一会儿扶老携幼,一会儿打扫站台卫生,他们是参加“迈向90年代第一天为您服务”活动的湖南财经学院信息系的学生们。
同一天,广州市火车站广场上,一幅“90年代催人奋,雷锋精神伴我行”的横幅醒目地展现在游人面前。万余名青少年不畏寒冷,冒着细雨走上街头,拉开了共青团市委组织的1990年“学雷锋,与党同心,为国分忧”系列活动的帷幕。
仍是这一天,福建省三明市五万多名青少年手持扫帚、擦布、水桶和修鞋、理发工具,走向大街小巷,展开了“雷锋在三明,文明在三明”活动。
……
如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雷锋的春风提前来临也非一朝之暖。
    虽有波折 仍在坚持
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祖国大地,雷锋精神的火炬燎原整个神州。
然而,时光毕竟流过27年。今天,当我们回头审视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学雷锋活动,不难得出这样的共识:雷锋精神早已春风化雨,植根神州沃土,润入人们心田。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雷锋精神在闪光。
在依山傍海的山东省烟台市郊,我们见到了“老坚持”甘志周。他是济南军区某部后勤处副处长。当年雷锋因公殉职时,他痛哭了一场,暗下决心沿着雷锋没走完的路走下去。他置办了一套理发工具,一套木工工具,一套掌鞋工具,一套焊接工具。无论上班还是外出,身边总是带上一两件,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做一件好事。不管遇到什么阻力,始终坚持不动摇。据有关部门根据记录统计,他20多年来为军内外群众义务理发3000多人次。修门窗、桌椅1000多件,补鞋700多双,焊各种盆、桶1000余个。济南军区授予他“雷锋式的好干部”称号。
在黄海前哨,有一个15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瘫痪病人服务的门诊部。这个门诊部在1973年的一次巡诊中,发现驻地附近有一户特殊家庭,姐弟俩久病卧床,无人照料。他们就为姐弟俩开设家庭病房,成立了义务医疗、护理、生活三个小组,轮流登门为姐弟俩按摩、针灸、洗衣、买粮、送奶,不管所里人员怎么更换,护理姐弟俩的工作从未间断。
据资料记载,20多年来,仅培养过雷锋同志的沈阳军区各部队,就有3.2万个“学雷锋、为人民服务”小组,近10年在军内外做各种好事109万多件。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有8000多个帮贫助耕小组坚持活跃在市郊农村,2万余个青年文明岗、柜遍及全市,上万支以雷锋命名的青年突击队成为全市经济建设中的有生力量。雷锋第二故乡辽宁省抚顺市,近年来涌现出5200多个学雷锋小组和为你服务队,长期活跃在车站、敬老院和大街小巷。
在27年的漫长岁月里,虽有过风雨,有过磨难,但“雷锋”却未从人们生活中消失。人们在赞颂一种高尚行为时,常以“活雷锋”相称,在为世风不良而困惑时,更加怀念雷锋。细心的人会有这样一种印象:这些年做了好事不留真名的事时常发生在身边。无数个“继锋”、“学锋”、“全学锋”、“党义”、“党助”、“吴法寻”用他们的行动,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我们的时代需要雷锋;雷锋仍活在亿万人民心中。
在经历了去年春夏之交那场政治风暴之后,人们更加清醒认识到,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支柱。这或许就是今年春风早至的原因之一。(⑴⑶)
    商品意识与雷锋精神
采访中,记者曾到过许多单位,接触了各行各业,明显感到我们的国家发展了,历史前进了,人民更加觉悟了,经久不衰的学雷锋活动也在历史前进的脚步声中溶进了80年代改革开放的崭新意识和丰富内涵。
辽宁省抚顺县大柳乡红砖厂厂长田宝璞,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承包了这座濒临倒闭的砖厂。他苦心经营,砖厂当年实现产值61万元,纯利润15万多元。按合同,他应提成3万元,他却将这笔钱中一部分奖励贡献大的厂干部和工人,其余留作厂长基金和投入再生产。第二年全厂干劲大增,产值超过百万元,按规定,他的承包奖可得20万元。当人们都劝田宝璞收下这笔合法收入时,他坦诚地说:“共产党员对金钱持什么态度,雷锋早有榜样,我搞承包,决不是为了个人多捞。”就这样,田宝璞拚死拚活干了两年,为全乡增加产值200多万元,全乡人均增加收益58元。他自己该拿的承包奖却分文未取。几年里,由田宝璞出主意,献技术,帮助附近几个乡建起了五六个同样的红砖厂,收益都不错,他同样不要高额报酬。市里授予他劳动模范称号,群众称他是奉献者的榜样,承包者的楷模。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这样的先进人物。他们既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承包者,又是雷锋精神的继承者和传播人。
然而,记者采访所到处,见得最多的,还是那些恪守职业道德,立足本职岗位讲风尚的人们。他们要报酬,但不计较报酬;重利,但不忘义。他们以诚实的劳动,诚恳的行为,向对方、向他人奉出一颗金子般的心。
某市有这样一位店主,他双腿萎缩,不能站立,但有一手精湛的无线电修理技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凡经他修过的电器都做上了记号,半月内再出毛病,返修不收费。需要更换零件,他会详细告诉顾客,每样零件售价多少,他进价多少,该收多少,一般要比商店的零售价低。他店里没有的零件,顾客自带或自买,他只收40%修理费,另60%作为补偿顾客买零件的路费。烈军属、五保户、教师、离退休干部和解放军官兵第一次来这里修理电器,他一律发给优惠证,以后再来修理时,一律八折收费。这些做法,他坚持多年,从不更改。他就是当地早已闻名的“学雷锋讲风格的先进个体户”吴宝忠。
沈阳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秘书长石长志告诉记者,近几年,不少个体户也把雷锋请进了自己的摊点。去年辽宁大旱,省委号召各行各业支援农业,沈阳市12万户个体户几天之内自动捐款509万元。省水利部门整修辽河大堤,个体户又捐赠30万元。全国二青会、亚运会等大型活动,他们捐款都在30万元以上。
商品意识在增长,雷锋精神大发扬,这是人们所盼望的,也是完全做得到的,关键看每个人如何处理利己利人的关系,这既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给学雷锋活动带来的新问题,同时也在为学雷锋活动注入新活力。
    美好的心灵与痛苦的改造
雷锋作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早已成为亿万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做人成才的光辉榜样。人们向他学习,不仅仅意味着做做好事,改改世风。而更重要的,是把他作为怎样做人,为谁活着,如何成长的典范,不断以他的思想品德为蓝本,改造自己,陶冶情操。记者接触了这样一批学雷锋积极分子,他们曾染上过不良习气,后来从学雷锋做起,都成了先进。
新宾县皇木厂村有个青年叫崔天晶,一度陷入“少出力挣大钱”的空想,染上了赌博陋习。不到两年,他输光了全家积蓄,搭上自行车、收音机等稍稍值钱的东西。父母不准他进屋,妻子要跟他离婚。团支书和民兵连长坐在崔天晶的炕头上,半夜半夜地跟他谈人生的价值,谈雷锋的榜样和青年人的理想。崔天晶被感动了,哭得很伤心,决心痛改前非。在组织上的帮助下,他起早贪黑,花个来月时间,把20多亩山坡开成了熟地,骑自行车往返二、三百里路,买回细辛籽。按时播上,从春到秋,7个多月吃住在窝棚里。脸黑了、人瘦了,细辛却丰收了,每年纯收入万元以上,成了全村第一个万元户。
此后,他自己花钱成立了“皇木厂村细辛协会”,无偿为村民传授技术,提供种苗。家庭困难的,他还资助经费。不到三年,皇木厂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细辛生产专业村,2/3村民种了细辛,总面积达250多亩,人均收入由不到百元增加到500多元,回头浪子变成了“致富不忘国家和集体的好青年”,省、市授予他“青年劳动英雄”称号。
思想改造对于人的精神生活非常重要。“改造”二字决非过失者的专利,任何人都可能经过差与好、落后与先进、从一种境界到另一种境界的斗争和转化过程。这些年由于政治思想工作的削弱,改造的字眼见得少了,但人们在自己的各种行为中,自觉不自觉地都在从事自我改造的实践。
雷锋生前所在团特务连战士刘玉生,入伍前是修理家用电器的个体户,外加同别人合伙做点生意,长期习惯了你给钱我出力的钱力交易,刚到部队,他感到别扭、难受。环境对这位习惯于讨价还价的青年冲击太大了。他渐渐明白了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宝贵、更高尚的东西。渐渐地,刘玉生也学会不用人委派,就自行找事做了。连队收音机有杂音,他打开,鼓捣鼓捣,修好了;战友手表零件坏了,他要下来,偷偷把自己手表上的零件撤下来换上;通往各连的电灯线混电,他利用业余时间,爬高上梯,进行整修。两年多,他义务修理彩电、冰箱、收录机、洗衣机近千件,光更换零部件,就无偿搭了上千元。已两次被树为学雷锋标兵,多次受到奖励,他父母来信说,“没想到部队这么出息人”。
耐人寻味的是,雷锋生前所在团接待不少这样的来访者:一位操着河南口音的老者,带着儿子专程到团里参观雷锋事迹展览。临别前,拉着团领导的手说,这趟没白跑,给儿子上了一堂雷锋精神教育课,总算了却一桩心事。还有一次,鞍山市五名刑满释放犯,走出高墙后的唯一要求是参观一下雷锋事迹展览馆。看完之后,五人的眼睛全湿了。他们说:要是早前几年来受教育,就不会失去那些不该失去的东西了。
看来,向雷锋同志学习,自觉加强思想改造,对每一个人来说,决非可有可无,而是政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攻击学雷锋活动“是一种痛苦的现实”,其用心是险恶的,但言词却是苍白无力的。他们不知道痛苦和幸福、痛苦和欢乐之间,往往是辩证统一的,相互转化的。在某些情况下,只有经过痛苦的改造,抛弃丑的、恶的,才能换回美好和快乐。
还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讲得好:“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