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昔日苦瘠甲天下 今朝温饱暖人心 陇中西海固人民百年梦想成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4
第2版(经济)
专栏:来自“三西”的消息

  昔日苦瘠甲天下 今朝温饱暖人心
陇中西海固人民百年梦想成真
本报讯 记者张述圣报道:日前国务院在武威召开的“三西”工作会议传出信息: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和宁夏西海固地区,700多万汉、回、东乡等各族人民,百余年来梦寐以求的温饱愿望变成了现实。
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干旱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干旱高寒山区,有47个县,1060万农业人口,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腹地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历来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干旱高寒山区,堪称全国贫困之冠。1982年底,国务院决定将“三西”地区列为全国农业区域性开发建设重点项目,10年内拨款20亿元,支援这一地区的农业建设,至今已拨款16亿元。
8年来,“三西”地区的干部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有关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国务院给“三西”建设提出的“三年停止植被破坏(1983年至1985年)、五年基本解决温饱(1986年至1990年)、两年巩固提高(1991年至1992年)”的10年建设目标,前8年的目标已如期实现:
——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循环转化。通过种草种树、开办小煤窑、供煤植薪、改革炉灶、多能互补等综合措施,基本停止了乱开荒、铲草皮、挖草根等人为对自然植被破坏。
目前,林草面积已达3250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1400平方公里。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荒山秃岭开始染上绿色。
——用温饱代替饥寒的愿望变为现实。甘肃中部和宁夏西海固两地区1982年同1990年相比,粮食总产由9.5亿公斤增加到21.12亿公斤,翻了一番多;人均占有粮食由136公斤提高到270公斤,净增13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2元提高到320元,净增248元;贫困面由73%下降到8%左右,500多万农民告别贫困,过上温饱生活。
——“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战略构想大见成效。河西商品粮基地初具规模,以占全省18%的耕地、17%的人口,提供了70%以上的商品粮。8年累计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1亿公斤。“兴西济中”对缓和甘肃粮食压力、支持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做出重大贡献。贫困地区已向新开发区移民38万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