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利用人造卫星监测预报突发性自然灾害 我国防灾抗灾救灾能力增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4
第4版(要闻)
专栏:

  利用人造卫星监测预报突发性自然灾害
我国防灾抗灾救灾能力增强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陈智强)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国利用人造卫星对突发性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报,有效地提高了防灾抗灾、救灾能力,取得成效。
我国的卫星减灾工作是从70年代开始的。减灾范围由水灾、火灾、风灾扩大到对海冰、地质等灾害的监测预报。
我国地处西太平洋地区,是全球8大海区中热带风暴最多的地区。我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资料成功地监测西北太平洋上所有台风,准确地预报台风发生的时间、地点、移动方向以及风力的等级,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得到有效防止。据有关部门介绍,台风在我国登陆每年多达六七次,由于预报及时,每年可减少台风灾害损失约10亿元。
我国河川众多,水情各异,洪涝为害频繁。1988年起,卫星气象中心按国家防汛指挥部的部署,统一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珠江、松花江等水患严重区域进行洪涝监测,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我国从1984年起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森林和草原火情,提供可靠的灭火救灾依据。截至目前为止,卫星气象部门累计监测火点5000余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