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英雄的岁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4
第8版(副刊)
专栏:

  英雄的岁月
周巍峙
今年2月,我和文化部的慰问团去南沙,驻守在那里的战士常邀我与他们同唱《志愿军战歌》。这才使我想起这首歌已经存世40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至今也有40年了。
40年前的10月25日,由优秀的中华儿女组成的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从此开始。当时,全国人民都投入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运动,文化界主要从事爱国宣传。我那时在文化部艺术局任副局长,为抗美援朝宣传而常与我联系的有老舍和田汉。老舍在民众团体——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主持宣传工作,田汉则是艺术局长。我们和总政文化部长陈沂共同具体组织文化界的赴朝慰问和在国内的演出、宣传活动。可惜,1951年我和一批演员赴苏联、东欧作访问演出,时间很长,未能亲眼目睹在此期间的诸多爱国壮举。
记得那是1950年11月底,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一天,我去田汉家中商议会议的安排问题,谈话间,偶在书桌上的《人民日报》中看到一篇反映志愿军开赴前线的通讯,读到一半,有一首士兵诗深深感动了我,便产生了创作欲望,回到家里,想不到半小时就谱出曲。当时我以诗中最末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题。大约是写成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我将歌交给《人民日报》主编文艺版的诗人袁水拍。12月初,歌曲发表在《人民日报》和《时事手册》半月刊上。不久,我就从电台和各种集会、演出中听到了这支歌。歌曲在东北地区传唱时,不知从何时起,又被易名为《志愿军战歌》。词作者麻扶摇,后来经访查也找到了,是志愿军的一位指导员。
由于这首歌强烈表示出当时全国人民的意志和信念,而且词很精当,所以流传极快。有一次我去上海,看到连歌厅歌女都在唱,虽然腔调、动作仍未脱旧时歌厅的那种风气,但这毕竟说明她们不是“商女”,也不唱“后庭花”了。
在抗美援朝的岁月里,文艺界的支援声势和所付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在国内,他们举行各类演出、集会,宣传抗美援朝的意义,还慷慨解囊为前线将士捐钱捐物。梅兰芳为志愿军义演,常香玉捐飞机,巴金写出名作《团圆》后又被改编为电影《英雄儿女》,老舍和曹禺也都以抗美援朝为背景创作了话剧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事情。当时还有许多反映后方人民如何支援志愿军,前线战士如何英勇的话剧、音乐、舞蹈、曲艺等作品不时产生,深得群众喜爱。像“嘿啦啦啦,嘿啦啦,天空出彩霞,地上开红花……”就是一首极为流行的歌曲,细腻表现了人们的一种心态。抗美援朝后期及其之后,更有众多成熟的文艺作品诞生,如京剧《奇袭白虎团》,电影《打击侵略者》、《上甘岭》等。乔羽的电影插曲至今传诵:“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文化部、总政文化部和许多省市的文化部门还联合组织文艺工作团,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去朝鲜看望、慰劳志愿军官兵和朝鲜人民,其中有一些还是当时私营剧团的演员。他们冒着枪林弹雨,行进在硝烟弥漫的连天炮火中,有时甚至和战士一道手捧炒面就着雪水,在坑道在战壕在丛林在峻岭,把祖国人民的温暖和精采的文艺节目带给“最可爱的人”。从1951年4月至1953年3月,前后有1700余名文艺工作者参加三次文艺工作团赴朝慰问,最后一次还是文化界单独前往。1953年10月,朝鲜刚刚停战,文化部又集中了优秀的歌舞团和剧团成立文艺工作团,共3100多人,包括25个剧种和艺术形式,在朝鲜的2个多月中演出近4000场,观众达441万余人次。在数次慰问团的成员中有许多是大师或名家,像梅兰芳、熊佛西、马彦祥、周信芳、程砚秋、马连良、裘盛戎、谭富英、言慧珠、常香玉、丁是娥、解洪元、王少舫、李玉茹、徐玉兰等,有人一演就是几十场。常宝堃等5位艺术家还牺牲在朝鲜战场。
40年前的那场战争虽然已成历史,但它们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将长留我们心中,文艺工作者在那时所拥有的高尚情操也将被后人缅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