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南水北调方案将分期实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5
第2版(经济)
专栏:

  南水北调方案将分期实施
本报北京10月24日讯 记者蒋亚平报道:从长江调水到北方缺水地区,这一酝酿多年的南水北调方案,已经被列入《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国务院最近批准了这一报告。
水利部有关方面负责人今天向记者详细通报了南水北调方案的有关情况。作为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水北调方案共有四条线: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中线分为近期、远期两个阶段,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供水黄淮海平原西部地区,主要解决沿线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同时灌溉农田1000余万亩;远期则需从长江补水,进一步解决供水区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并增加灌溉面积约2000万亩。
东线近期从长江干流江都三江营抽水,供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天津四省一市用水。第一期先调水到黄河南岸东平湖,供给工业、航运、城市生活用水,灌溉农田2139万亩。第二期送水到天津,增灌农田2200万亩。
另有一条线为引江济淮线,即从长江北岸裕溪口、凤凰颈、神塘河引水,经巢湖到淮河,结合沟通江淮,发展航运。可满足2000年两淮地区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灌溉农田1450万亩。
我国河川径流总量2.71万亿立方米,人均水量和耕地亩均水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川径流量占全国80%以上,耕地却不足全国的40%。黄、淮、海流域的河川径流量不到全国的6.5%,耕地面积却占全国近40%。西北、华北及豫鲁地区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跨流域引水补源。
南水北调方案调水量,初步规划为年均680亿立方米,约相当于长江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的6.8%,相当于枯水年径流量的8.9%,从总量上讲,调水的影响有限。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对这一方案的规划考虑到了南水北调对现有生态、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东线年均抽水量210亿立方米,虽对输出区水量影响不大,但调水后可能造成水质盐分增高,因此在调度运用中,枯水期要少调或不调。
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规划,南水北调方案将分期实施。近期先开始实施东线、中线和引江济淮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