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英雄话当年 激励后来人——前中国人民志愿军5位高级将领谈抗美援朝战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5
第4版(要闻)
专栏:

  英雄话当年 激励后来人
——前中国人民志愿军5位高级将领谈抗美援朝战争
新华社记者 徐京跃 徐殿龙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40周年之际,记者访问了当年志愿军的高级指挥员杨得志、洪学智、杨成武、王平、秦基伟。谈起那场中朝人民为反抗侵略、保卫和平而进行的伟大战争,这些老将军豪情满怀。他们热情讴歌志愿军将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焕发出来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切期望全国军民发扬这种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爱国主义,高高飘扬的旗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当年,这首《志愿军战歌》不仅入朝的部队唱,未出征的部队也唱;军人唱,老百姓也唱。
那是一个如火如荼的年代。当年入朝后不久就是志愿军副司令员的洪学智思路敏捷地回顾道:40年前,新中国刚刚诞生,战争创伤还没得到医治,百废待兴,人民需要休养生息。但是,美帝国主义悍然入侵朝鲜,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党中央和毛主席纵观全局,应朝鲜的要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这不仅关系到朝鲜的存亡和我国的安全,而且关系到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强敌,和英勇的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打退了敌人,保卫了祖国的安宁和世界和平。
曾任志愿军司令员的杨得志深情地回忆道:中国人民的优秀子弟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不论怎样的枪林弹雨、艰难困苦,只要想到祖国,就有无比的力量。部队跨过鸭绿江后,正值严冬,有的地段积雪达一二尺厚,一脚踏下去要好几个人帮助才能拔出腿来;有的地段雪冰坚硬如铁,一步三滑,战士称为“玻璃路”;成批的敌机狂轰滥炸,有的同志走着走着就牺牲了。但战士们想到祖国的嘱托,就义无返顾地向前进。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有一个排连续作战5昼夜,在剩下8个人的情况下,顶住敌人两个营兵力的数次冲锋,子弹没了,就用刺刀、枪托、木棒与敌人搏斗。战斗结束后,彭德怀司令员来到他们当中,深情地说,“祖国和人民忘不了你们”,“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战士们都哽咽了,振臂高喊“祖国万岁”!
志愿军将士为祖国浴血奋战,杀敌立功,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洪学智讲述了当时的“炒面运动”:为了保证志愿军的给养,全国各地男女老少齐动员,家家户户忙炒面。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和群众一起炒炒面。消息传到朝鲜战场,广大指战员受到极大鼓舞,他们浴血奋战,打了许多胜仗。
洪学智接着说:当时,全国到处都可以看到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着上战场的感人场面。成千上万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和农民,志愿组织运输队、担架队,到朝鲜前线支援志愿军作战。全国人民踊跃募捐,捐献了战斗机、大炮、坦克。我国各族人民表现出来的那种高度爱国主义热情,至今想起来还使人心头发热。
曾任志愿军兵团司令员的杨成武激动地说:爱国主义永远是我们的旗帜,要让这面旗帜在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心中高高飘扬,永不降落。
革命英雄主义,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志愿军将士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秦基伟、杨成武回顾,当志愿军赴朝参战时,曾经有人怀疑我军能否以劣势的装备打败具有现代化装备的敌人。作为正义之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说新中国的成立使世界人民看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觉醒,那么,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人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个民族的伟大力量。
杨得志告诉记者,在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在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支援下,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历次战斗和各项工作中,涌现出大批的英雄、模范、功臣。据统计,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8月,志愿军共涌现出三等功以上的功臣30多万名,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5900多个。其中,杨根思、黄继光、伍先华、邱少云、孙占元、杨连第、杨春增、胡修道等8位英雄获得朝鲜授予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他说,40年过去了,我总想起那些难以数计的没有获得英雄、模范、功臣称号,没有获得任何勋章而英勇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同志们。我想,中国人民、朝鲜人民、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都不会忘记他们。
秦基伟,这位上甘岭战役前线的指挥员谈起当年的战斗时,神情肃穆、眉宇紧锁。他说:我今天还要讲上甘岭精神,讲大家熟悉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讲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的中华民族的高尚品质,目的就是激励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顾全大局,牺牲自我,奋勇拚搏。他说,上甘岭战役是非常残酷的,历时43天,敌人发射炮弹约190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最多的一天倾泻炮弹达30余万发,炸弹500余枚。当时的新闻报道说“山被炸低,坑道被炸短了”,并不是夸张之词。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战役共打退敌人进攻近700次,毙敌俘敌2.5万余人,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
谈到邱少云悲壮的牺牲,秦基伟语音低沉。他说,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担负突击任务。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伪装埋伏在敌人阵地前沿的草地里,不幸被敌人打来的燃烧弹击中,烈火在他身上蔓延,不远的地方就有河沟,只要就地一滚,烈火就会熄灭。然而,为了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痛,一动没动地献出年轻的生命。上甘岭本来只是无人知晓的普普通通的山峰,但我们和我们的敌人都把它作为一种象征,谁也不会忘记它。在我们的心目中,这种象征、这种力量,就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永远鼓舞后人前进的精神财富。
秦基伟接着说,我国现在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只要全国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齐心协力,奋勇拚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中朝友谊,一曲国际主义的颂歌
几位将军都谈到,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朝军民并肩战斗共同取得的。两国人民更深切地懂得战友这两个字的崇高含义。曾任志愿军政治委员的王平回忆说,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真是亲如家人。几乎每次战斗,都有朝鲜人民组织的担架队跟随。为了我们的伤员不受颠簸,爬山过河,他们时常用头顶着担架;为了我们的伤员不被冻着,他们把自己的衣服脱给伤员盖;为了我们伤员的生命,他们争着献血;遭到敌机轰炸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伏在伤员身上……中朝两国人民、两国军队就是依靠这种伟大的国际主义力量,打败了共同的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5位将领都强调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至今已有37年了。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他们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提高民族自豪感,胸怀大志,振兴中华,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