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把科技“胚胎”植入贫困大地——贫困地区科技兴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6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把科技“胚胎”植入贫困大地
——贫困地区科技兴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共河南省信阳地委副书记 姚玉明
科技兴农,哪里的领导者不想“兴”得出色些?然而各有各的思路,各有各的抓法,效果差异也很大。原因何在?重要的一条就是自然条件差的贫困地区不能生搬硬套发达地区的经验、模式,必须有一套符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工作目标、方法、步骤和措施。
信阳是大别山老区,也是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地区。1985年,全区有47万户人均收入不足150元。近几年来,在国家科委和省直有关部门帮助下,积极探索科技兴农的路子,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思路,收到了显著效果。1989年,全区农业、牧业、乡镇企业总产值和粮食、油料总产量都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农民纯收入平均366元,90%以上的贫困户基本解决了温饱。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农业要振兴,必须走科技兴农之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推广科技成果,要注意优先考虑“短、平、快”项目。
贫困地区最迫切的是解决贫困户的吃饭穿衣问题。即使有些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也因底子浅薄,经不起风波,容易返贫,还需要巩固和发展治穷致富的成果。农民最关注的是见效快收益大的科技兴农项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本来思想就不大开放的贫困地区农民,在大面积推广科技成果上,存在着审慎的心态,不亲眼见到成效,总是半信半疑。当然,他们对于那些高效技术,也会一跃而起,竞相仿效。信阳地区在科技兴农中,十分注意这一情况。这几年重点抓了良种推广、丰产栽培、科学养殖、深度加工、食用菌开发等项目。去年,仅105.6万亩杂交水稻,就比种常规稻增产1.05亿公斤,增收6000万元;优化配方施肥100万亩,增产粮食6700多万公斤;活拔鹅毛技术的应用,使一只鹅由10元增值为30元;采用配合饲料快速养猪,一年可节粮上亿公斤。这些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的项目,农民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普及快,效果好。
二、要使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逐步形成商品优势,必须发展区域经济。
信阳地区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纽带,把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组织协调起来,选择一至两项能够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产业、产品为主攻方向,依靠科技、专业生产,连片发展,既保持和发挥家庭经营的个体相对优势,又发挥和创造适度规模的群体优势。全区不少地方从实际出发,发展劳力资源型、自然资源型、传统技术资源型的区域经济。在人多地少的地方,把剩余劳力组织起来,集中发展加工业、建材业、运输业、养殖业等。利用山林、水域、平原、丘陵、地上地下资源优势,发展区域性经济。利用传统加工技艺,开发传统产业。据初步统计,1989年,全区围绕粮食、茶叶、麻类、蚕桑、林果、水禽、水产、建筑建材、编织等主要产业开发,建立不同规模的生产基地和加工服务企业8900多个,年产值达18亿元。
三、科学治理水土,要注意发挥综合效益。过去曾出现为了几亩田,丢了半架山的情况。近几年来,全区以水土综合治理为重点,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狠抓荒山、丘陵、沟坡、洼地、水面、滩涂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并初步摸索出“山区丘陵立体型开发、库塘堰坝层次型开发、农田熟地集约型开发”的立体农业模式。贫困地区要想拔掉穷根,必须抓好水土治理,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把单方面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合理开发国土资源,充分利用光热、空间、时间的条件,进行多次配置、多种生物共处的立体种植、养殖或种养加结合的高效集约生产。
四、增强科技力量,既要注重引进更要注意挖掘。科技兴农需要多层次、多部门的科技人员,而贫困地区恰恰在这方面比较缺乏。为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既注意引进科技人员,更注意培养、挖掘本地科技力量。近几年采取挂靠科技依托单位的办法,9个县分别与省内外10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依托关系,由被依托单位派出科技人员担任科技副县长,协助当地政府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全区共引进各类技术510项,各类技术人才1.2万人次。同时,大力培养、挖掘本地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全区85%的乡、镇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或乡、镇长助理;32%的村配备了科技专干,初步形成县、乡、村科技服务、管理网络。并且相继建立了县、乡、村、联办、户办五级技术服务组织7600多个。全区已有4800多名科技人员下乡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有近百万农民接受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分别掌握了一至两项实用技术。
贫困地区尽管情况各有差异,却有一个共同点:“穷”。“穷”地只有从本地实际出发,找出捷径和妙法,才能充分发挥科技力量,使农业兴得快,兴得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