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都市扎寨安营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6
第8版(副刊)
专栏:

  都市扎寨安营人
程宝林
他们说来就来,一夜之间占领了半条马路和人行道,用铁管搭起屋架,盖上巨幅的竹席,便建起了一溜工棚。门也很别致,是用装过沥青的大铁桶锤扁后做成的。他们驻扎此地,为的是把马路的一侧挖开,为附近一栋新竣工的大厦接通各种地下管道。
这一切安顿好之后,挖掘机也准备就绪,窗外开始响起巨大的轰鸣声,使原本就很喧嚣的大街,变得格外热闹。我们编辑部就在咫尺之遥的二楼上,我守着临街窗口,把窗下的工地看得分外真切。那些沾着泥土的、年轻的脸,那些鼓涨着力量的粗壮的胳膊,是我曾经拥有而又已经失落了的。
他们来自乡下,即使在城里劳作也离不开泥土。我长久望着被他们一锹一筐挖出来的黑黑的泥土,感到这水泥路面下的泥土,与乡村那生长水稻和油菜的泥土,并没有什么不同。当他们隐身在越挖越深的沟里时,他们的妻子,那些朴实勤劳的村妇,也一定隐身在油菜花中间,身上发散着暮春4月的气息;他们的孩子趴在田埂上,脸蛋沾着的泥土含有太阳的香味。
窗下挖马路的这群人,唤起了我对曾经从事过的体力劳动的回忆。我现在的劳动,当然另有意义,但光着膀子干活,捧着大碗吃饭,毕竟是一种更粗犷更自然的人生。至少作为他们的一员,只要我不吝惜汗水,我就可以活得坦然而畅快。但生活并不会回到它出发的地方。即使我戴着近视眼镜回到他们中间,我也难找到真正的朋友。他们对读书人的尊敬中,隐匿着难以消泯的隔膜。而我,又怎敢说会平等地看待他们,在一把镢头面前丢掉自己的优越感与自尊心?
作为一个编辑,我也是劳动者。当我从这些挖马路的青年中间走过时,我把自己的一份报纸留在他们的棚屋里。报纸对他们也许是不常看的,正因如此,才格外有新奇感。市政建设日新月异,他们不久也会撤走,只在马路上留下挖过的痕迹。他们中间有些人日后还会到这座城市来,对这条他们挖开又复填平的马路感到陌生。对他们的问询,我要热情地指路,尽量像一个厚道的乡下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