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走运的金马——“金马”人物特写征文颁奖大会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6
第8版(副刊)
专栏:

  走运的金马
——“金马”人物特写征文颁奖大会侧记
明江
金秋十月,绍兴古城,层林尽染,河水清悠。
当北京亚运会刚刚落下帷幕,绍兴“金马”颁奖大会便隆重开场。才为运动健儿夺得金牌而喝采,又为自己荣获“金马”奖杯而兴奋——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获奖者,当得悉他们的30篇获奖作品,是从发表的105篇优秀征文中评选出来的,而105篇又是从7000多篇应征稿件中筛选出来的时候,无不感到幸运!
飞雪,来自山东惠民,顾名思人,很容易联想到豆蔻年华、白雪公主,可他却是快要满头“飞雪”的花甲之人;
25岁的侗族后生杨标,身患小儿麻痹后遗症,湖南新晃自治县的一个临时工,他是借钱买车票赶来的;
经过七天七夜长途旅行奔波的四川巫溪县的谭、汤两位青年作者,庆幸自己没有迟到;
刚刚在北京八宝山送走丈夫的张梅珍,踏上江南水乡,心灵多少得到了一些慰藉。
……
若说是“群贤毕集”,未必尽然。获奖者中,除一二位外,大都是无名之辈,且互不相识,连名字也不大听说;今日幸会,皆因“金马”之故。大家由衷地感谢人民日报文艺部和绍兴市物资经营公司联合举办的这次征文活动,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和相聚的机会。更何况,许多作品并不是一次成功的,是经过编辑提出意见,退作者再次修改甚至重新写过的。单是获奖的《侯老过年》、《夜,静悄悄》、《三十一年乡邮路》诸篇,都有这样一番经历。“到底是党报,既不要参赛费,又不讲关系,难得有这样公平的竞争!”
“我们也不光是为领奖而来,还带来了新的信息。”——
《深山枫叶别样红》,已改编成电视剧,上、下两集的拷贝带到了大会上;
《燃烧的晚霞》中的那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老校长,他的学校不久前受到地区政府三万元的奖励;
“狗班长”已是少尉排长了,还上北京参加了今年的国庆活动,愿意和他“探讨人生”的姑娘已不止一两个;
《本色》中那位长期隐功埋荣、保持英雄本色的老英雄已准备启程,他是赴朝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的特邀代表。
……
是金子,就应当发光。
感谢“金马”作者,感谢使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采的“金马”人物!
“描写时代英雄,鼓舞人们前进,在当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张云声的一番即席讲话,几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经历了去年北京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对中国共产党,对我们的社会主义该怎样评说?请看“金马”人物,他们全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战士,又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他们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文艺战线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要批判、要整顿,目的是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兴旺。有人说,“金马”征文“既是整顿的成果,也是繁荣的体现”。其实,“金马”应运而生,是巧合呢,还是配合,都无关紧要。
不论是授奖的,还是领奖的,均对在鲁迅的故乡颁奖很感兴趣,均对绍兴市物资经营公司的义举感到钦佩。自然,也有对公司不惜财力、人力支持举办“金马”不太理解:他们到底图什么?
“人说‘无奸不商’,我们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来重新塑造社会主义流通领域工作者的形象!”以总经理张志明为首的一批公司骨干,是一群“老知青”,他们艰苦奋斗,开辟了新天地,却又不满足于在经济领域里已树立的“讲信誉、重服务”的良好形象,还希望这一形象能向社会继续延伸。
两天时间,紧得连逛古城、买点土特产的时间都没有,但与会者还是感到很充实。亲临了神往已久的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见识了“咸亨酒店”的豪饮,有幸听到“闰土”的孙子讲述祖父当年与鲁迅的友谊;游兰亭,探禹穴,观越王台,遥想当年越中先贤奋斗的足迹;水乡古朴的民风、进取的气息更是令人难以忘怀;同行的魏巍等老作家到处受到群众欢迎,感悟到有出息的作家应当成为人民的知音,为时代英雄唱赞歌,才有不朽的篇章!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绍兴,我们还会来的,那自然是在写出更多更美的“金马”人物之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