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清理农村收费项目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0-27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来信综述

  清理农村收费项目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本报记者 李仲春
近一时期以来,一些农民因不合理的收费过多、不合理的摊派增加等问题,纷纷给本报来信。不少读者在这些来信中倾诉了自己的心声,也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现综述如下:
土地的重负
农民负担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负担体现了农民对国家、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一些部门和有些乡村干部急功近利,任意向农民“层层加码多收费,巧立名目乱收费,合理项目高收费”。
负担逐年加重。湖北荆门市蛟尾镇熊传生反映:“我们这里农民上交的提留款逐年增加。往年有关部门按每亩地平均提取三四十元提留款,现已增到120元至160元。河南原阳县祝楼乡一位读者说,他们那里1989年人均上交提留款70元,今年已达120元。一位解放军战士来信,反映了四川北部一个贫困乡的农民负担增长情况:1989年,这个乡人均交款27元,比1988年增长66%;而1990年人均交款猛增到60元,比去年增长122%。这还不包括临时摊派款。江苏阜宁县公兴乡太平村农民邱永凯来信,反映他们那里一些农民耕种一亩地,就需要交纳许多费用。
负担项目繁多。一位解放军战士列举了他们家乡农民需上交的费用有:广播费、民兵训练费、保险费、水利费、防疫费、提留款、办公费、灭蚊费、电影费等。河南柘城县邵元乡一位读者随信寄来一份农民扣款通知书,农民负担项目有13种。湖南石门县一位读者来信说,他们那里农民负担项目达28种。四川璧山县一位读者反映,县里有一个乡规定:每辆载重1吨的手扶拖拉机需交纳14项费用。一些地方发生意外事故,也向农民摊派。湖南常德市一位读者来信反映,去年10月,有一个县一家化工厂发生事故,损失60多万元。有关部门规定:每个农业人口,包括刚出生的小孩,交纳集资款5元。此外,人情费开支也很惊人。辽宁营口市一位读者调查了200户农民的人情费开支情况,发现1989年每户农民平均支出384.62元,人均支出85.76元,平均每年递增29%;江西湖口县一位读者来信反映,这个县武山乡平均每户人情费开支达300元。
想方设法扣款。由于一些农民承担不合理的负担过重,交款有困难,有的乡村干部便想方设法向农民收款。河北行唐县一位读者反映,有些农民无力交纳名目繁多的费用,有的村干部便拿走他们的缝纫机、收音机、挂钟等作抵押。江西奉新县梁文谋在信中谈到,有些村干部由于平时收不到款,便趁农民售粮时等着扣钱,否则不予结账。
负担过重探源
党中央、国务院曾发出了制止向农民乱派款、乱收费的通知,各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具体规定。但是,不少地方向农民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的问题依然存在。不少读者来信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机构膨胀。湖北钟祥县两位读者走访了县人大代表、东桥镇沈集村党支部书记史可亮同志后来信反映,1987年12月,县里规定每个村需配备党支部正副书记2人,村民委员会正副主任5人,共计7人,有的乡镇要求村里增设1名财务出纳员。到1989年,有些乡镇规定,村里增加民兵连长、通讯员、炊事员各一人。1989年底,有的乡镇还规定,每个村将村民组长、副组长每年的报酬分别加到650元、450元。这些人的工资、报酬全由村民们负担。
急功近利。四川南充地委王剑、晓华来信说,一些干部上台后,总想在任期内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公益事业,以显示自己的政绩,而不管群众是否承受得了。他们地区有20多个部门在农村兴办本部门主管的公益事业。有些部门“只出点子不出钱”,把农民当“财神”。办公益事业,成了有的部门巧立名目、向农民乱集资、乱摊派的挡箭牌。
制度不全。浙江金华市农村经济委员会杜安才在来信中谈到,目前,一些地方对如何向农民征收费用的问题,无人负责和管理;农民负担的款项和金额也无人审计和监督。有些地方对农民应该交纳的集体提留款分文不取,甚至把农业税也当成了不合理负担,而额外收费却有增无减。结果,该交的不交,不该交的却层层加码。
财务混乱。江苏南通市委有的读者来信反映,如皋县某镇有18个村,财务管理混乱的有7个村,集体资金全被村里一些干部贪污、挪用、挥霍浪费了。
空喊口号。福建三明市公安局江新光在来信中谈到,有些地方对中央要求减轻农民负担往往发发文件,空喊口号,而不干实事,向农民乱摊派、乱收费依然如故。湖南益阳地区抽样调查队梁文波在来信中反映,今年2月,国务院发出明确农民合理负担的项目和使用范围的通知后,有些地方置若罔闻。益阳县一个村今年农民负担的费用仍达18项,收款73775元,人均47.62元。
出路在哪里?
农民不合理的负担过重,已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安定团结。农民怨气不消,干部工作难以开展,甚至出现了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加强制度建设。四川达县市张学阶反映,去年以来,达县市西外镇政府建立和完善了有关管理制度,向农民收取的统筹费项目由前几年的14项减少到8项。去年全镇农民人均负担4.59元,占人均纯收入的0.7%;湖北一位读者反映,老河口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减轻农民负担实施细则,明确了农民负担的项目、范围、比例和提取办法,人均负担降到25元。
完善监督机制。黑龙江通河县一位读者谈到,去年,通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农民负担管理办公室,对农民上交的各项费用进行监督、管理。1989年,全县农民人均负担比上一年下降了13.5%。
减少干部编制。河北平乡县委宣传部一位读者来信反映,今年1月以来,平乡县委决定减少村干部编制,全县村级干部减少了506名,占村干部总数的28.6%。仅此一项,全县农民每年减轻负担21万元。辽宁辽阳县委张英林来信说,辽阳县在乡镇和县直属部门建立了机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严格用人制度。目前,这个县已清退了一大批靠农民负担的有关人员,全县一年可节省开支78.8万元。
壮大集体经济。内蒙古磴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尹兆明来信反映,磴口县公地乡黎明、公地、同兴3个村发展集体经济后,村干部工资、民办教师工资、公益事业费、公路建勤费、公务费等,已不再向农民提留摊派。
清理收费项目。四川威远县委班润刚反映,去年6月到今年5月,我县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266个,清理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700多万元。全县每个农民平均减少负担3元多;每个学生平均每年向学校少交费用34元多。
减轻农民不合理的负担,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付诸行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