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农民主任”游德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03-04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农民主任”游德麟
蒋耀强 杨锋 谭朱兴
广西贵港市供销社主任游德麟,事事想着农民,处处为农民办实事,被当地农民称为“农民主任”。在农民与供销社利益关系的处理上,他有着独特的见解。
    农民得了益,亏点也心甘
1989年春耕时节,贵港市碳铵紧缺,农民急需。游德麟得知后,当即作出了决策:不计成本,不惜代价,想办法解农民兄弟燃眉之急。
不到半个月,7200多吨碳铵从10多个省市汇集贵港,很快又送到了田头。供销社却因此赔了数万元……
贵港市农民无法忘记这件事:去年受特大旱灾袭击,生产投入大幅度增加。为减轻农民负担,游德麟与有关领导研究后作出决定,降低化肥售价,以减轻农民负担。贵港市的化肥销售价格,在全区最低。全市粮食大旱之年增产3000余万公斤,供销社却少收了4000万元。
游德麟说,供销社是农民社,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是经营的唯一宗旨,不能光讲赚钱。只要得益的是农民,供销社亏点也心甘。
近几年来,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全市储备化肥每年要支付银行利息200万余元。
    先有农民利益,后有供销社利益
供销社根基在农村。农民的利益就是供销社的利益,只有实现农民的利益,才有供销社的利益。这是游德麟上任后确立的经营指导思想。
帮助农民实现利益,成了游德麟牵肠挂肚的事情。
贵港市人多地少,如发展蘑菇生产将使冬闲田得到利用。游德麟认准了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门路,不辞劳苦跑10余家罐头厂联系,签订了购销合同,使农民生产的蘑菇有了销路保证。
1988年冬,八塘乡鲜菇收购量大,调运跟不上。有人主张压价收购,游德麟死活不同意。他下乡和乡政府、厂方收购人员协商,决定增设收购网点,增加收购人员,增派运输车辆,并亲自参加收购。这一年,八塘乡农民卖菇人均收入达百余元。
1985年,新上任的游德麟决定拿出30万元发展茉莉花生产时,曾有不少人担心这钱收不回来。2年后,贵港成了广西花茶主产区,农民种花收入每年达200万多元,贵港茶厂加工花茶则获利30多万元……
供销社还恢复了下乡支农服务队,把种子、肥料、农药和技术,送到了田头。
贵港市是茶叶之乡,供销社投资150余万元,在农民的茶园边建了10个茶叶加工厂,收购茶叶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去年,全市茶园发展到1.25万亩,其中近年新增的有5000余亩,茶叶产量达5000余担,茶农年收入200多万元。
蘑菇生产也在供销社的周到服务下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全市蘑农收入每年达2000余万元。目前,贵港供销社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的项目,已达10余个。
作为支农的回报是:供销社购销两旺,农副产品收购、商品销售、利税年年登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