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北京今夏的奇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6-28
第3版()
专栏:

北京今夏的奇迹
新华社记者 沈容
往年夏夜,在树木茂盛的北京街道上到处看得到成群的虫子飞扑着每一盏街灯。然而今年,每一盏街灯都显得特别明亮,那些萦绕着灯光的虫子都不见了。记得前两年这时候许多市民已经挂上了蚊帐,而今年许多市民还没有把蚊帐拿出来。今年的苍蝇大大减少了。这尤其是每一个人都已经注意到的。
懂得一些公共卫生知识的人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比如说,夏季每一对苍蝇十天内就能繁殖到两百只,经过一季的工夫,它们的子孙就会超过全世界人口的数目。按照公共卫生的一般原理,要消灭苍蝇蚊虫之类,必须具备高度工业化的条件,这就是完善的近代化下水道,每一家人家都装置着抽水马桶,以及充分的药械和其他。现在北京使用抽水马桶的户数,仅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一,就是按新中国前进的惊人速度,这些条件也要一二十年以后才能全部具备。
北京市公共卫生局局长严镜清是一位公共卫生专家,他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抗日战争前,北京有一个叫周大文的市长。他觉得苍蝇之多,实在扰乱了他,特地找了几个卫生专家去商量。消灭苍蝇需要那样许多苛刻的条件,使这位市长老爷大吃一惊,从此他就把这个念头打消了。
要是在拥有下水道和抽水马桶的个别住宅里消灭苍蝇,还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但是今天,消灭苍蝇是以全北京市为对象,特别是以劳动人民聚居的地区为重点的。两星期以前,副市长吴晗亲自检查了市内四个主要菜市场的卫生情况,而竟没有发现一个苍蝇。可能是这些市场临时做了准备,但是如果苍蝇本来就很多,临时扑打绝不可能消灭得这样干净。朝阳门大街的露天菜市曾经是这四个菜市中最肮脏的一个,今年成了清洁的模范。记者六月二十日到那里去参观,发现的苍蝇总共不到十个。在一家蔬菜摊上我看见了一个苍蝇。一家鱼摊上有两、三个。而肉摊上竟一个也没有。你还可以随便到那家小饭馆或者水果摊上去看看,都可以得到这样叫人惊奇的印象。
城墙外面的全部晒粪场现在正在开始迁移。记者在迁移之前曾到复兴门外和龙王庙的几个粪场去参观。晒粪的工人同志告诉我,从前一到夏天,他们吃的窝窝头就变成了黑的,就是说,随时都被苍蝇爬满了。这种情形在今年完全改变了。我在几个粪场中总共逗留了三小时,已经看不到成群的苍蝇了。
这奇迹是怎样得来的呢?人民政府在卫生工程方面做了许多艰巨的努力,这方面我们暂且不去说它。另一方面,北京人民展开了一个群众性的防疫卫生运动,各阶层人民积极地扫除垃圾,扑打苍蝇,捕捉老鼠和翻盆倒罐,堵树洞,以消灭孑孓。灭蝇的关键之一,在于消灭蝇蛹,北京人把蝇蛹叫做“金刚”。这次从三月中旬到六月八日,全市挖掉的“金刚”据不完全统计就有四亿多个。如果让它们发育和繁殖起来,只要短短几个星期的工夫就会达到天文学上那样惊人的数字。这些“金刚”是从每一家人家的粪坑边和墙脚下挖出来的,如果不发动群众,比如说由政府雇用一万个工人专门做这些工作,难道可能达到这样巨大的成绩吗?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问题的中心正在这里。在这个运动中,各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全体动员举行了大扫除。学生们除了完成学校的卫生工作之外,很多人还跑到校外进行这个工作。龙王庙晒粪场的工人同志告诉我,每到星期天,就有大批学生到那里去挖“金刚”和打苍蝇。劳动人民和一般居民尤其是这个运动的主力。他们对这些工作的积极性超过了所有其他的人。一直到现在,街道和街道之间、行业和行业之间都展开着竞赛,并进行着相互检查,如果那一家还有不用的盆盆罐罐敞口放在院子里,这家人家和他所属的地区就会很不光彩,因为盆盆罐罐这样随便敞口放着是很容易因积水而滋生蚊虫的。在小胡同里我们有时也可以碰到提着老鼠走过的人。他们是到卫生小组长那里去的。捕鼠多少也是竞赛的项目之一。从四月中旬到六月八日,全市捕捉的老鼠已有四十五万多只。一九四九年察哈尔发生鼠疫的时候,北京市也曾发动了一次防疫卫生运动,那时捉到的老鼠总共不到五万只。三年来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都大大提高了。在所有这些工作中,人们用尽心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每一项有效的办法都被迅速地用大会、小会、展览会、快报和墙报等等方式传播全城。这样,最显著的效果是:疾病大大减少了。今年患肠胃病的人数比去年少得多。比如一月到四月,因伤寒而死亡的人数只有去年同期的百分之五十八,患痢疾而死亡的仅有去年同期的百分之二十八,患其他肠胃病而死亡的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百分之六十四。
在人民政府领导下,人民群众亲手创造着奇迹。北京市的防疫卫生运动又一次说明了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今年的夏天,北京人民群众创造了奇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