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精神文明建设在深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2
第1版(要闻)
专栏:

  精神文明建设在深圳
本报记者 王楚
深圳特区建立十年,大门洞开,在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之下,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风貌,继续发扬光大,社会主义的文明之风吹拂着百万特区人。
    (一)
百万来自不同区域的建设者,带着家乡的泥土芳香,也带着延续数百年的风俗、习惯,在特区迈开了建设现代化的艰难步伐。要高速发展特区经济,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精神文明,克服改革开放前进道路上的思想障碍,已急切地摆在特区的决策者面前。
深圳特区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她将使百万建设者在建设特区中成长为勇敢、智慧、坚定的新型特区人。因此,提高百万特区建设者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实属急迫。
特区创办伊始,市委市府就把文化教育建设纳入特区总体建设规划,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建成具有现代规模的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科技馆等八大文化设施;同时,为了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深圳各级人民政府及各部门,纷纷建立基层文化网络,全市有390多个文化馆(室)、115家歌舞厅、154家书店(摊)、100多间录相投影场、40多个“大家乐”舞台。深圳人渴求知识,读书热至今不衰,去年图书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市图书馆开馆三年多来,共接待读者420万人次,借出图书61万余(册)次。
科学文化教育的开发,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深圳市委认为,抓住了教育,就抓住了特区发展的未来。据统计,深圳10年教育累计投资10.607亿元,初步形成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发展的教育体系;1989年,各类全日制学校学生总数已达20万人;为优化特区文化科学,深圳几次从全国各地招聘、选调了大批文化、教育工作人才。
    (二)
深圳在大开国门的同时,强调弘扬民族精神,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将特区人们的经济活动纳入文明、健康的轨道。为此,市委首先在特区6700多名共产党员等先进分子中,提倡高尚的道德规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圳廉政机构制定了《特区干部守则》,要求特区干部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为特区的精神文明增添光彩。1985年,深圳制定了《深圳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纲》。1987年,全市召开政治思想工作会议,总结、规划了特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培育和发扬“开拓、创新、献身”的特区精神。
深圳还对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先后培训1万多名党员干部。1982年以来,全市各基层党组织举办党员学习班2000多期,参加学习的党员达14.2万人次,还有3万名干部参加了由市委讲师团组织的正规化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特区处处可见,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和文明单位。
    (三)
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是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据监察局三年来不完全统计,该局共审结处以上违纪干部案件55宗,其中局级以上8人;查处各类经济案件312宗,为国家追缴贪污、受贿、投机倒把等赃款共计658万元。
目前,深圳市已有104个单位建立了“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保证各级党政干部的廉洁。深圳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行政监察局和经济犯罪举报中心,制定了党政机关干部保持廉洁、防止腐败的规定;实行党政领导干部工资收入、住房情况公开和党政机关办事制度、办事结果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通过政令检查来督促这些廉政制度的落实。
在特区建设的第二个10年,百万特区人决心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之风在特区劲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