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造福桑梓 办学在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2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侨乡纪行

  造福桑梓 办学在先
本报记者 何伟
“小呀小儿郎,背起书包上学堂……”浴着清晨7点的阳光,带着种田父母的叮咛,刘仔一蹦一跳踏上通往学校的田埂。学校迁址,路途远了,刘仔反而高兴了。因为比起旧学校的土房子来,新学校样样都好。新的课堂,不仅亮敞,还有幻灯机。试验室里的动物标本、人体模型以及叫不出名字的漂亮的玻璃仪器,实在让他好奇。
约有600多刘仔这样的农家子弟在山东省莱州市郊的吕世祥中心小学汲取知识的养料。我们走到胶东的金城镇,正赶上这所小学新址落成张彩庆贺。
吕世祥中心小学是旅日爱国侨胞吕世祥捐资修建的。一位女教师自豪地说:“学校各科教学设施、建筑质量、环境美化,均达到山东省一流水平。”
两年前,旅日侨胞吕世祥先生重返故里。沧桑巨变,金城镇成了有名的黄金富矿,而基础教育不尽人意。“金镇金多状元少”的民谣一直印在吕老的记忆中。报国之志,育才之心,促使他慷慨解囊,捐资60万元,兴办家乡小学。
镇领导更是关心教育。说来还有一段小插曲。学校建到一半,经费超支严重,镇政府雪中送炭,把翻新办公室的资金让了出来。得到这笔追加资金,校长感动万分。他心里清楚,金城镇在莱州市是最富的,但办公条件是最差的。
北方最大的华侨中学,山东华侨中学也是由华侨捐资兴建的。它位于昌邑县与平度市交界处,1956年是由519名海外乡亲捐资修建的。该校校长回忆说:“捐建这所学校的多数海外乡亲当初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造福桑梓,有的压缩了经营资本,有的倾注了多年积蓄,还有的冒着很大风险进行义演义卖。”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早已化作学生刻苦读书的动力。
30年来,山东华侨中学为共和国培养近万名人才,另有1000多升入大专院校深造。
谈到华侨捐资办学,昌邑县的张锡恩先生不能不说。他捐赠10万元资助农家子弟到高等学府深造,在潍坊市传为美谈。
年届古稀的张锡恩读中学时,便被日本侵华战争的炮火赶出了祖国。他先在印度谋生,后辗转欧洲,一生漂泊,半生困苦,曾做过沿街叫卖的小贩,当过餐馆的帮工,任过银行职员,几经挫折,于1967年才在荷兰办了“北京酒楼”餐馆,惨淡经营。
晚年,他回首苍茫人生路,深深“感到人生最大的憾事莫过于失学,唯有助人尚学,才是晚年一大快乐”。
1984年,张锡恩返回故里,提出捐资办学。他拿出饱含血汗的10万元,设立“鸿启奖学基金”,资助潍坊市高考名列前茅品学兼优的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峰。
老人久怀心志,终得如愿。
如今,已经有80多名大学生获此殊荣,这些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名牌大学的潍坊籍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三四百元的奖学金,还有一颗老华侨滚烫的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