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是一枚小小的砝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2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是一枚小小的砝码?
邵天殊
也许是因为郭沫若亲笔题字,那苍劲潇洒的笔墨使这块校牌大生光辉。它挂在古老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校门前,赫赫威势不由得使你顿生几分神圣与敬畏。“辽宁省实验中学”,连那些金发碧眼的“老外”们也喜欢在这块中学校牌下摄影留念。
80年代在中国历史上翻开了叫人眼花缭乱的一页:改革的大潮,开放的浪头,各种变幻莫测的信息流……无不以汹涌的力量冲击着社会,时代的脉冲不可阻挡地更替着历史的沉寂与冷峻。
平静的校园也无法保持昔日的平静。一个个热浪接踵而至:武侠热,琼瑶热早已冷却;朦胧诗与谢尔顿也只热了一阵子,文凭热与外语热一时风靡全国,如今也明显降温,而经商的热浪则汹涌而至,袭扰着社会,也袭扰着校园,使它随着潮流和热浪颠簸。
高考的指挥棒无形中日益增强着它的“威慑”力量,它使全国5000万中学生挤上一条羊肠小路,实验园的中学生毫无例外地也只能如此抉择,智育砝码的超重和德育砝码的失重,使教育的天平倾斜了。
每一个教育者都想给倾斜的天平加一枚小小的砝码。
学校党总支书记许万珍,她胖胖的,微笑着,拿起了一枚小小的砝码……
正是在这样的时候,许万珍意外地收到了68名学生的入党申请书,好珍贵啊。他们的年龄大约在16岁左右。
这些学生是全校总数的68/1423,巨大的分母把分子显得格外渺小。可这确实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心灵追求。这是青年学生信仰危机中的一点光亮。她,怎能不捕捉它,许万珍的眼前总是迸跳着那一行行字。
一个男孩子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态:“……我一天天感到自己的长大,思想在日趋成熟,世界观在迅速形成。我很清楚,这是人生多么重要的时刻。我不想使自己的一切在不自觉中产生,更不想让自己的一切在碌碌无为中度过……”相同的年龄有相同的感觉,一个女孩子则更直接地倾诉自己的心声:“……我困惑过,徬徨过,社会的一些弊端也使我对共产主义动摇过。于是我开始拚命读哲学书,寻求通向未来的路,尼采、萨特的书我看过,但并没有使我感到开阔……”
一位高三的学生,坐在高考的“战车”上还不忘向党支部写出自己的心声:“我曾留心身边的党员,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的老师,他常说——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就总有一种责任,一种追求,这是我行动的力量。想起老师的话,我的心里顿时就会升起一个坚定的想法:我也要争取加入这一先进组织!”
这些话语中融汇着成熟与幼稚、坚信与迷惘,现实与浪漫并蓄的思想,使许万珍激动更使她感到他们的圣洁、可贵。在实验中学的校园里,真的就站出了这么一群孩子,想了解共产主义,能在党风还没有纯正的情况下,认识党,了解它。这是新奇,还是……无论如何,首先要爱护,要滋润这一片危机中追求信仰的热土。
对,给这些中学生们办一个业余党校。许万珍充满了信心。
1987年8月19日上午8时30分,辽宁省实验中学第一期学生业余党校的开学典礼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室里举行了。
没有喜庆的锣鼓鞭炮,没有鲜花和彩带,可那面鲜红的、交叉着镰刀斧头的党旗却使所有的人激动亢奋,它凝聚着中国共产党60多年的风风雨雨啊。
68名学员庄重而平静地坐在这儿,可内心的激动却是无法掩饰的。每一个人都在倾听着,等待着:自己的名字被会议主席宣布的那一瞬间,而成为业余党校的第一批学员。对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件怎样的大事?
它叫这些年轻人激动兴奋,更令这些年轻的心去憧憬,去向往。仅仅这一刻,听到宣布自己名字的一刻,真有点热血沸腾呢。他们又亲笔把自己的名字写到《第一期业余党校学员登记表》上,心中不禁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有人手颤抖了,有人眼睛湿润了,也有人微笑了,他们会同时想到那生命史上曾经有过的庄严时刻:戴上红领巾举起手在队旗下宣誓的时刻;戴上团徽,举起手在团旗下宣誓的时刻;今天的场景,却激励着他们去憧憬在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呢!那时,每个人将在自己人生的旅途上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
许万珍为自己的学员准备的课程真是别开生面。请来了老党员,一个今天还奋斗着的老地下党员,也请来了新党员,刚刚从云南马关前线归来的战士,带着前线战斗的硝烟;还请来了学生们最喜爱的老师;参观了全国第一个集体致富的楷模,一个新型的“共产主义协作体”——大辛二队。这里党员干部与所有的农民同步摆脱贫困,同步登上富裕之路。这里所建的楼房、厂房……无不显示着党的核心力量和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生动的讲解、教材,生动的课堂,使学员们常常盼望业余党校的活动。
1988年2月9日,第一期业余党校结业了。68名学员通过考试,获得结业证书。那鲜红的证书封皮上闪着镰刀斧头的光芒,第一页上贴着自己17岁的照片,也许这将是终生珍视的纪念,因为它凝聚着青春时代的思索追求。
当全体学员高唱“让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英特耐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时,他们突然觉得,自己青春的躯体里陡然增加了什么,也许就是那种无数人寻找追求,无数人为之奋斗,而又为之奉献的信仰吧!
当然,无须给它套上光环,也许这只是一枚小小的砝码,可它有自己的分量。
10年之后,20年之后,当这些业余党校的学员已经踏上工作岗位,以他们强壮的身躯、博大的理想支撑着共和国大厦的时候,他们自己定会想到,当初,他们曾在中学时代的业余党校里饮下的那杯浓浓的乳汁。
  (选自《人民教育》“红烛奖”报告文学征文获奖作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