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市委书记与王窑村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孺子牛征文

  市委书记与王窑村民
任玉霞
位于黄河泥沙淤积地的河南省濮阳市有个王窑村,直到1985年全村亩产粮才30公斤,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村里有78名光棍汉,80%的姑娘嫁到外地,许多村民纷纷含泪举家搬迁。1986年新上任的濮阳市长林治开来到村里,他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我的‘三把火,就从王窑村的‘穷’字烧起。”
初冬的一天,林治开市长来到王窑村召集村民开会,他说:“市里拨款1万元,在300亩盐碱地里进行改种水稻试验,谁愿承包?”他连问几遍,没人响应。在这里,1958年、1965年、1974年3次改土种水稻都告失败,群众怕了,谁也不敢站出来再搞试验,宁愿老老实实种亩产25公斤的红高粱。
子夜,一间低矮的草房里,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仍在闪烁着。林治开一夜未眠。第二天,他挨个找党员和团员,在他的动员下,300亩试验田包出去了。
从此,试验田里经常出现林治开的身影。修水利、挖渠、修倒虹吸,他一马当先;缺良种,他派人去新乡购买。雨天,他组织农民排水;干旱,他又组织农民灌溉;农民不懂科学管理,他请来种稻技术员手把手地传经。300亩试验田收获了:亩产350公斤!村民们奔走相告:“王窑有盼头了!”
试点成功后,林治开专门派人去东营市、新乡市等地学习先进种稻经验,综合治土,在治黄地区推广到10万亩水稻。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窑村700亩盐碱地的水稻,1989年亩产375公斤,1990年人均产粮540公斤。昔日的“救济”大户一跃成了余粮村。
王窑村村办小学是一间低矮的小草房,泥桌、泥凳、泥黑板,房梁也颤悠悠的。而学校旁边的“关帝庙”却盖得漂漂亮亮,那是群众一砖一瓦集资盖起来的。林治开动员群众筹集资金,盖起了4间通亮的教室。白天学生上课,晚上当教育夜校。他说:“要打农业翻身仗,必须学文化,学科学,科学是致富的钥匙。”随后又动员群众在墙上办起了黑板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水稻种植技术。
林治开还请来专家为农民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利用外出开会、考察等机会,收集经济信息,及时传递给王窑村群众。
王窑变了:3年来交售爱国粮27.3万公斤,全村收入20万元,人均收入450元,新建瓦房350间,新添电视机7部,录音机43部,缝纫机100部。“吃细粮、住瓦房,有存款,娶新娘”的目标实现了。
1988年秋天,林治开当上了市委书记。王窑村党支部书记关铁刚骑车70公里,来到市委大院,执意要将两袋大米送给林治开。林治开婉言谢绝了。关铁刚动情地说:“不是你,王窑哪来的白米饭?王窑忘不了你。这米是全村一家一碗凑起来的,大伙要让您吃‘百家饭’!”王窑村青年娶媳妇,总要捎信让林书记与他们合个影。在他们心中,林书记是“俺王窑村里的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