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欣欣向荣的文明之乡——访吉林省扶余华侨农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侨乡纪行

  欣欣向荣的文明之乡
——访吉林省扶余华侨农场
本报记者 沈纯
盛夏时节,我们访问了我国东北地区唯一的华侨农场——吉林省扶余华侨农场。
汽车出了长春市,在无边的绿色的松辽平原上奔驰了300多公里,眼前出现了一个小镇。只见绿树中一排排整齐的红砖瓦房,汽车、拖拉机发出忙碌的马达声,树荫下的农贸市场显得十分热闹,一派安乐、繁荣的景象。这就是扶余华侨农场场部所在地。
扶余华侨农场是1967年在国家扶持下兴建起来的。当年这里一片荒芜,只有几间知青和外来支边户的土房,遍地是比人还高的野草。100多名归侨怀着游子归乡的感情,在祖国的土地上造房、垦荒,克服困难,建设家园。然而,当时正值“文革”混乱时期,农场经营不善,吃“大锅饭”,年年亏损,归侨们的生活很困难。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农场迎来了转机。1983年实行承包制,归侨们的干劲和技能得到充分发挥,农场开始走出困境,几年之间,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到198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18万公斤,工农业总产值560多万元。
50刚出头的场长陈祥志,归国前是位中学教师,副场长兼党委书记陆运茂是归国后读化工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很有眼光,认为要使农场真正富裕起来,一是要在发展农林牧渔业的同时,利用本地资源办工业;二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职工的素质。1983年,农场建立起第一个以生产鹿胎膏和鹿鞭丸为主的50多种中药产品的制药厂。产品采用地道药材,工艺要求严格,质量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其中鹿胎膏和鹿鞭丸畅销于香港、澳门等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年创汇6万多美元。生产以糠醛为主的多种化工产品的化工厂是1986年建成的。生产糠醛技术要求较高,厂长周德岭跑遍本省和黑龙江、山东生产糠醛的厂家,学习人家的技术和经验,回来后自己看图安装机器,培训工人。1987年便正式投产了,生产能力超过1000吨。化工厂以糠醛为主的全部产品也都打入了国际市场,销往日本、东欧、伊朗等国,年创汇60多万美元。此外,农场还有综合食品厂、机砖厂、炼钢厂、建筑公司等大小企业13个。
农场在发展教育方面,这几年下了很大的本钱。我们看到,全农场除招待所一栋小楼外,华侨子弟学校算是最“豪华”的建筑了。1985年,政府拨来一笔款,原打算建农场办公楼,后经领导班子商量,决定建学校教学楼,农场干部至今仍在原来的旧平房里办公。从1984年起,农场实行初中义务教育,规定初中不毕业的青年,农场不给安排工作。今年又提出实行高中义务教育,初中毕业除考取外地学校的以外,都可以进场办的医药、建筑、园艺等职业高中学习。近几年来,这个仅有300多名在校生的中学,先后有200多名学生考入大学、大专和中专。
教育的发展,正在潜移默化中把进步和文明渗进了人们的头脑,改变着人们的旧观念。有一个数字很能说明问题:1987年农场小学入学儿童是538人,到1989年下降到439人。农场妇联主任庄广珍对我说:“这是实行计划生育的效果。我场职工很重视优生优育,把超生看成是羞耻的事,所以这方面的工作不难做。”
尊敬老人、讲礼貌、爱清洁,在华侨农场蔚为风气。农场敬老院是全场职工关注的地方。各企业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扶养老人。
短短的访问结束了,我们怀着美好的印象离开这个欣欣向荣的文明之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