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跨世纪工程——沙市精神文明建设纪事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0-11-05
第1版(要闻)
专栏:

  跨世纪工程
——沙市精神文明建设纪事之一
本报记者 龚达发
湖北沙市,万里长江怀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市区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不过30万。改革开放10年,沙市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1%,城市人均创产值万元以上,上交国家积累1000元,外贸出口1000元……这一串令人赞叹的数字,是沙市物质文明建设的硕果,也是沙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晶。
沙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第一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担当了为改革探索开路的任务。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沙市人形成了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商品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与此同时,深谋远虑的沙市市委在改革之初就确定把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术水平和身体心理素质作为改革的深层次目标,一年一年,一届一届持之以恒、贯彻始终,使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最近10年,沙市在制定经济建设计划的同时,也制定出详尽的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目前沙市经济建设“七五”规划已接近全面完成,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完成得比经济建设指标更好一些。一个新的“八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正在加紧制定之中。
百年树人,教育为本。沙市市委认为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受教育也不只是学生的事。他们编织起一张由幼儿教育、基层教育、成人教育、干部教育组成的网络,建立起以全体市民为对象的终身教育体系。
现在,全市幼儿入园率达到98%,被国家教委评为幼儿教育先进城市;成功地普及了12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升入初中100%;1982年开始,沙市改革了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分流进入职业高中、技校、中专继续学习,到1989年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95%。一项“先招生、后招工,先培训、后就业”的政策,改变了中等教育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就业人员不培训直接上岗的状况,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改革开放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的窗,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清新的空气,也有灰尘甚至蚊蝇。改革洪流中,多数青年拚搏、奋进、追求;但也有人彷徨、叹息、消沉……时代的责任感驱使着共产党人寻求教育青年的新途径,引导青年人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用共产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1982年10月,沙市仪表公司创办了第一所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校,用脱产轮训的办法对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系统灌输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中国近代史等基础知识。这立即引起沙市市委的高度重视,称这是“强筋壮骨”、“打基础、打烙印”的教育。几个月之内,许多工厂、商店都相继办起了“共校”,其中办得较好的就有121所。“共校”刚刚诞生,市委就指示有关部门编写共校课本——《青年政治读本》;在不到一年时间,市委两次发文指导、部署“共校”工作;企业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以后,有人提出“包字进厂,共校靠边”,市委明确表态:“包字进厂,共校不散”,企业承包以后,以共校为阵地对职工进行系统教育,仍是企业党组织的一项战略任务。“共校”旗帜不倒,队伍不散,600多名兼、专职教员长年耕耘在青年思想教育园地上,终于结出丰硕的成果。共校培养的学员中涌现7500名先进工作者,330人加入中国共产党,近2000人加入共青团,还有一部分成长为国内著名的企业家、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市委重视教育,市民酷爱读书。这是沙市留给人们的一个深刻印象。据市教委的同志介绍,全市青年职工中有2.9万人常年参加文化补习,3.3万人参加技术学习,5000多人坚持参加大中专教育的自学。全市6万多家庭中每户平均有一个以上的人坚持业余学习。遍及各个街道的居民学校,使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可以隔三差五去听课。全市职工队伍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了48%以上。
沙市市委书记王开炳同志在谈到教育重要性的时候这样说:教育是跨世纪的工程。现在的中小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沙市在2000年能否建成经济发达、科技先进、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将取决于现在中小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
为此,市委专门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经常研究、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他们把德育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研究,以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合力来加强学校德育。全市各中小学都在辖区内建立起老红军、老干部、企业家、劳动模范、街道干部参加的社区教育组织,共同参与学校教育。市政府还明文规定,每周四晚上为家长教育子女的“法定时间”,各单位都不得安排其他活动,连市委、市政府领导也不得例外。重视德育保证了学校的政治方向,也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